DeepSeek写新闻评论的prompt|如何用AI指令表达独特且原创的观点?

2025-01-14| 3415 阅读
用 AI 写新闻评论,最容易陷入的困境就是观点 “似曾相识”—— 要么跟主流媒体论调重合,要么翻来覆去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话。但 DeepSeek 其实有个隐藏优势:它对逻辑链条的拆解和细节挖掘能力很强。关键是你得用对 prompt,让它跳出 “安全区”,替你说出那些 “想说但没理顺” 的独特观点。今天就手把手教你设计指令,让 DeepSeek 写出既有锐度又有深度的新闻评论。

📌 先给评论 “定锚”:用 prompt 明确核心定位,避免观点飘移

很多人用 AI 写评论,一上来就扔给它一个事件,比如 “写一篇关于‘社区团购退出下沉市场’的评论”。结果呢?AI 会给你罗列一堆现象,从价格战说到用户流失,最后落点到 “行业回归理性”—— 这种话谁都会说,根本谈不上独特。
真正有用的 prompt,得先给评论 “定个锚”。你要在指令里明确三个核心:事件的 “最小切口”、你的基础立场、以及要触达的读者痛点。比如同样写社区团购,你可以这样设计开头:“以‘社区团购退出县城后,老太太重新去早市买菜’为切口,写一篇评论。立场倾向:关注商业行为对基层生活习惯的隐性影响。针对经常忽视‘下沉市场真实需求’的都市读者,用具体场景说明:为什么有些商业模式的‘退场’,反而让生活更有温度?”
这么写的好处是,DeepSeek 会自动过滤掉那些宏观分析,直接钻进 “老太太买菜” 这个具体场景里。它可能会联想到早市摊主的收入变化、老人社交方式的回归,甚至是本地小商贩重新获得的生存空间 —— 这些角度,比空谈 “行业理性” 要鲜活得多。
还有个小技巧:在 prompt 里加入 “限制条件”。比如 “不讨论资本运作,不引用行业报告数据,只从 3 个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切入”。AI 很怕 “限制”,一旦你框定了范围,它就会逼着自己在有限的空间里找新角度,反而能避开同质化。

🔍 挖透 “事件褶皱”:用 prompt 引导 AI 关注 “被忽略的细节”

新闻事件就像一张纸,平铺着看只有正反两面,但如果揉成一团再展开,褶皱里藏着大量信息。DeepSeek 的优势不是 “概括事件”,而是 “拆解褶皱”—— 但你得明确告诉它 “往哪拆”。
比如最近 “年轻人开始囤老式手电筒” 这个热点,主流评论大多在说 “应对停电刚需” 或 “复古消费潮”。如果你想写出新意,可以在 prompt 里说:“分析‘年轻人囤老式手电筒’现象,重点关注:1. 他们在社交平台分享‘囤货清单’时,为什么总强调‘手电筒要带收音机功能’?2. 这种行为和三年前囤口罩的心理有什么隐性区别?3. 老式手电筒的生产厂家最近有没有针对年轻人做改造?用这三个细节,论证‘当代年轻人的安全感需求正在变得更具体’。”
你会发现,DeepSeek 会顺着这三个问题挖下去。它可能会提到 “带收音机功能” 是为了应对 “断网” 风险 —— 这比单纯说 “怕停电” 更戳中年轻人对 “信息中断” 的焦虑;还可能对比出 “囤口罩是被动防御,囤手电筒是主动准备”—— 这种心理变化的分析,就比 “消费潮” 的说法更有深度。
关键是要在 prompt 里加入 “具体的疑问”,而不是让 AI “自由发挥”。比如看到 “某城市取消路边停车收费”,别让它写 “便民举措”,而是问:“取消收费后,附近小区的停车位出租价格有没有变化?路边便利店的客流量有没有增加?用这两个数据(如果没有数据,就合理推测)说明‘政策善意如何转化成民生实惠’。” 带着问题走,观点自然就具体了。

✍️ 给观点 “装骨架”:用 prompt 强化 “非共识论证链条”

独特的观点,不是靠 “唱反调” 得来的,而是靠 “不一样的论证逻辑”。比如大家都在说 “直播带货应该加强监管”,你不能硬说 “监管没必要”,但可以说 “监管重点不该是‘销量高低’,而该是‘售后责任链是否清晰’”—— 这个观点的独特性,来自论证逻辑的转换。
用 DeepSeek 写的时候,要在 prompt 里明确 “论证链条的起点和终点”。比如针对 “中小学推出‘课间十分钟禁跑’规定”,你可以这样设计:“从‘课间禁跑背后,是学校对安全责任的过度规避’这个观点出发,分三步论证:1. 列举 3 个‘因怕担责而取消的校园活动’(比如春游、爬树课);2. 说明这种‘安全至上’对孩子成长的隐性影响(比如体能下降、风险意识薄弱);3. 提出‘用保险机制分担责任’的替代方案。整个过程不用‘对错’评判,只说‘因果和替代可能’。”
这样写出来的评论,观点不会显得突兀。因为 DeepSeek 会按照你给的逻辑链条,一步步推导,每个环节都有支撑。而且你还可以在 prompt 里加一句:“每个论证步骤都要加入一个‘反常识小观察’”。比如在说 “安全责任” 时,让它提一句 “很多家长嘴上反对禁跑,却会在孩子擦伤后第一时间找学校 —— 这种矛盾其实助长了学校的谨慎”。这种细节一加入,观点就更有说服力了。
还有个提升锐度的技巧:让 AI “先破后立”。比如写 “网红城市游客量下滑”,可以说:“先分析 3 个‘网红城市留不住游客’的伪原因(比如‘宣传过度’‘商业化重’),再指出真正的问题:‘没有把网红流量转化成本地生活体验’。用‘游客宁愿花 2 小时去周边乡镇吃饭’这个现象来支撑。” 先否定一些常见说法,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独特性自然就出来了。

🛡️ 避开 “AI 腔” 陷阱:用 prompt 让语言落地,观点更像 “真人思考”

哪怕观点再好,如果语言是 “AI 腔”—— 比如 “综上所述”“究其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会让人觉得生硬。想让评论读起来像 “真人在聊天”,prompt 里要加入 “表达限制”。
比如你可以说:“写‘职场人开始拒绝 “团建式加班”’的评论,语言要像同事聊天,多用短句。提到‘领导觉得团建能增强凝聚力’时,加一句口语化的吐槽(比如‘但谁不知道,周末爬山时催你改方案的领导,平时也没少画饼’)。分析原因时,别说‘当代年轻人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要说‘现在的人想得明白:晚上加的班,换不来第二天不堵车’。”
DeepSeek 对这种 “语言风格指令” 响应很灵。你甚至可以指定 “加入某个群体的常用表达”,比如写教育相关的评论,让它用 “家长群里的常用词”;写科技新闻,加入一些 “数码爱好者的口头禅”。这些细节能让观点显得更 “接地气”,也更有真实感。
另外,别让 AI 把话说满。可以在 prompt 里加一句:“结尾留一个开放式疑问,比如‘你觉得这种变化能持续多久?’或者‘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这种 “没说完的话”,比强行总结更有味道,也更像真人在表达观点时的状态。

📊 用 “对比法” 强化独特性:让 AI 在 prompt 里做 “观点对冲”

有时候,独特的观点不是 “凭空冒出来的”,而是通过和其他观点对比显出来的。比如大家都在夸 “远程办公提高效率”,你可以通过对比 “不同职业的远程体验”,得出 “适合远程的不是岗位,是管理模式”—— 这种观点就很有新意。
设计 prompt 时,可以让 AI 先列举主流看法,再提出自己的角度。比如:“写‘年轻人热衷 “City Walk”’的评论,先说说大家普遍认为的原因(比如‘解压’‘拍照打卡’),再对比‘上一代人的逛街和现在的 City Walk 有什么区别’—— 比如上一代逛街是‘买东西’,现在是‘找感觉’;上一代逛商圈,现在逛老街区。从这个对比里,论证‘City Walk 其实是年轻人在寻找城市里的 “归属感”’。”
这种 “先摆现象,再找差异” 的方法,能让观点有扎实的支撑。你还可以让 AI 加入 “数据对比”,哪怕是模糊数据。比如:“提到‘老街区受欢迎’,可以说‘某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搜索 “老街区咖啡馆” 的年轻人比去年多了 3 倍,而搜索 “网红商场” 的少了 15%’—— 不用精确,只要能说明趋势就行。” 有对比有数据,观点就不容易显得空泛。
其实用 DeepSeek 写新闻评论,核心不是 “让 AI 替你想”,而是 “用 AI 帮你把模糊的想法变清晰”。你可能隐约觉得某个事件 “有点不对劲”,但说不出具体在哪 —— 这时候,好的 prompt 就像一把梳子,能让 DeepSeek 帮你把思路理清楚,还能挖出你没注意到的细节。
记住一个原则:prompt 越具体,AI 越能帮你 “聚焦”;你给的角度越细,它写出来的观点就越独特。别害怕给 AI “设限制”,限制反而能逼出新意。下次写评论前,先在脑子里想清楚 “我最想让读者记住哪个点”,再把这个点拆成具体的问题、场景和要求,DeepSeek 就能给你惊喜。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4-24

2025年健康养生公众号的排版美学!简洁、清晰、适合中老年

📝 字体选择:给爸妈一双 “清晰的眼睛” 中老年读者看手机,最头疼的就是字太小、字体太花。咱们做健康养生号排版,首要任务就是让文字 “一目了然”。正文推荐用 16-18px 的字号,比默认的 14p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26

2025年,会“拆解仿写”,是新媒体运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 2025 年的新媒体战场,内容创作早已不是靠灵感迸发的艺术,而是精密计算的科学。当平台算法越来越智能,用户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能快速拆解爆款逻辑并精准仿写的能力,正在成为新媒体人安身立命的核心武器。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08

AI写作软件推荐|免费中文版工具,让你的文案更具吸引力

🔥 第五 AI:AI 写作去痕神器,原创检测通过率提升 300% 最近有个工具在自媒体圈炸锅了,就是第五 AI 的朱雀工具箱。实测下来,它简直是 AI 写作的「去痕橡皮擦」。我之前用其他工具生成的文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18

AI写头条号文章能赚钱吗?资深运营者为你解析收益构成与前景

🌟 AI 写头条号文章能赚钱吗?资深运营者为你解析收益构成与前景 这几年 AI 写作特别火,好多人都琢磨着用这技术在头条号上赚钱。那 AI 写头条号文章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呢?我结合自己这些年的运营经验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04

AI写作prompt万能公式与案例 | 精准提问让AI更懂你 | 附赠实用模板

用 AI 写东西时,你是不是常碰到这种情况?明明心里有想法,告诉 AI 后出来的东西却驴唇不对马嘴。要么太笼统,要么抓不住重点,改来改去还不如自己动笔快。这问题啊,十有八九出在 prompt 上。​�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19

AI生成小红书文案的软件推荐|这些免费工具让你文案水平飙升

🌟 RedactNote:文化适配的小红书文案专家 作为小红书创作者,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扰:生成的文案虽然符合语法,但总感觉 “水土不服”,无法真正触达中国用户的情感痛点?RedactNote 正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3

2025 最新有言 3D 视频:超写实数字人 + 多语言,电商营销 / 虚拟直播场景全适配

? 2025 有言 3D 视频:超写实数字人 + 多语言,电商营销 / 虚拟直播全适配测评 ? 一、技术突破:重新定义 3D 视频创作 有言 3D 视频平台这次更新简直是行业地震。先说超写实数字人,以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7

丢盖网免费 LOGO 设计 2025 新版:输入名称秒生海量专业方案,在线 DIY 编辑无限制下载!

? 2025 年最火的免费 LOGO 设计神器!丢盖网新版实测:3 分钟搞定专业级品牌标识! 创业第一步,LOGO 设计是关键。但找设计师动辄几千元的费用,对预算有限的创业者来说实在不划算。今天给大家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