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篇公众号爆文?“稀缺性”和“价值感”的完美结合

2025-04-24| 828 阅读

📈 先搞懂:公众号爆文的底层逻辑从来没变过


每天打开公众号后台,看着别人的文章动不动 10 万 +,自己写的却像石沉大海。这种落差感,估计每个运营都经历过。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爆文到底凭什么火?

其实核心就一点 ——解决读者的 “信息饥渴”。现在的人刷手机,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带着隐性需求来的。可能是想找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是想了解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也可能就是想找点情绪共鸣。爆文之所以能爆,就是精准抓住了这些需求,而且用了别人做不到的方式呈现。

稀缺性和价值感,就是满足这种需求的两大抓手。稀缺性能让读者觉得 “这东西我不看就亏了”,价值感则让他们觉得 “看完真的有收获”。两者缺一不可。光有稀缺性,内容空洞,读者看完会骂娘;光有价值感,太普通,没人愿意转发分享。

🔍 稀缺性怎么造?避开这 3 个坑,你就赢了一半


很多人觉得稀缺性就是 “独家新闻”“内部资料”,其实远不止这些。日常内容里也能做出稀缺感,关键是避开几个常见误区。

第一个坑:把 “冷门” 当 “稀缺”。有些文章专门找犄角旮旯的话题,觉得没人写过就是稀缺。但读者根本不关心的东西,再冷门也没用。比如你写 “民国时期的牙刷发展史”,除非是特定圈层,否则谁会看?真正的稀缺是 “读者需要但很难找到” 的内容,不是 “没人需要所以没人写” 的内容。

第二个坑:过度包装,名不副实。标题写着 “揭秘行业潜规则”,点进去全是众所周知的废话。这种做法只会消耗读者的信任,一次两次之后,你的号就彻底没人看了。稀缺性不是靠标题党吹出来的,而是靠内容里的 “真东西” 撑起来的。

第三个坑:忽略 “时效性稀缺”。同样一个内容,今天发和下周发,效果可能天差地别。比如高考志愿填报,考前一个月写 “如何选专业”,和考后写,热度完全不同。抓住 “时间窗口”,在读者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稀缺

那具体怎么造稀缺性?分享个小技巧:从 “信息差” 入手。比如别人都在写 “怎么做短视频”,你可以写 “新手做短视频最容易踩的 3 个隐形坑,90% 的人都中招了”。同样是讲短视频,后者就点出了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信息”,稀缺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 价值感怎么给?记住:读者要的是 “用得上”,不是 “听得懂”


价值感这东西,说起来虚,但读者感受特别直接。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他们扫两眼就知道。关键是别站在自己的角度想 “我觉得有价值”,而是站在读者角度想 “这对我有什么用”。

怎么让读者觉得 “有用”?把 “大道理” 拆成 “小动作”。比如写 “如何提高免疫力”,别光说 “要多喝水多运动”,读者早就听腻了。你可以写成 “每天早上喝 300ml 温水,比喝奶茶强 10 倍,亲测一个月感冒少了一半”。具体到数字,加上个人体验,价值感立马就出来了。

还有个办法:提供 “对比性价值”。比如写 “月薪 5 千和月薪 2 万的人,差的不是能力”,通过对比两种人的思维方式、做事习惯,让读者能对标自己,找到改进的方向。这种内容读者看完会觉得 “原来问题在这”,自然愿意转发给有同样困惑的朋友。

要注意的是,价值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准越好。一篇文章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比泛泛而谈十个问题强得多。比如 “夏天冰箱除味,用这一招,3 分钟见效”,就比 “夏天生活小窍门 100 条” 有用。读者时间有限,他们更愿意看能直接拿来用的东西。

✨ 两者怎么结合?这 4 个公式,直接套用就能出效果


稀缺性和价值感不是孤立的,要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分享几个经过验证的组合公式,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第一个公式:“稀缺视角 + 实用价值”。比如 “医生从不外传的 3 个养胃技巧,比吃药管用,今天一次性说清楚”。“医生从不外传” 制造了稀缺感,“养胃技巧” 提供了实用价值,两者结合,读者很难不点进去看。

第二个公式:“时效性稀缺 + 情绪价值”。比如 “暴雨天被困在路上?这 5 个自救方法,现在知道还不晚”。“暴雨天” 是时效性,“现在知道还不晚” 制造了紧迫感(稀缺),“自救方法” 解决了读者的焦虑(情绪价值)。这种内容在特殊天气里,很容易被大量转发。

第三个公式:“圈层稀缺 + 社交价值”。比如 “只有老股民才知道的 3 个抄底信号,看懂的人已经默默赚钱了”。“只有老股民才知道” 划定了圈层,制造了稀缺,“抄底信号” 提供了社交货币 —— 读者转发出去,能显得自己很懂行。

第四个公式:“反常识稀缺 + 认知价值”。比如 “那些年我们信错的减肥误区,原来少吃反而会胖,很多人都做错了”。“少吃反而会胖” 打破了常识,制造了稀缺,“减肥误区” 更新了读者的认知。这种内容容易引发讨论,自然就有了传播度。

📝 写作时的 3 个小细节,让效果翻倍


知道了大方向,具体写作时还有几个细节要注意,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文章的传播上限。

第一个细节:开头 3 秒就要勾住人。现在的人刷手机,平均停留时间不到 3 秒。开头如果不能抓住眼球,后面写得再好也没用。可以试试用读者的痛点开头,比如 “你是不是也这样?明明很努力,却总也攒不下钱”,一句话戳中对方,他才会愿意继续看。

第二个细节:段落别太长,重点要突出。手机屏幕就那么大,一大段文字堆在一起,谁看了都头疼。每段话最好不超过 3 行,重要的句子单独拎出来,或者加粗显示。比如前面说的公式,单独列出来,读者一眼就能看到重点。

第三个细节:结尾一定要引导行动。爆文不光要有人看,还要有人转。结尾可以直接点明 “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吧”,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发互动,比如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评论区聊聊”。互动越多,公众号的推荐机制就越容易把你的文章推给更多人。

🚨 最后提醒:别为了稀缺而稀缺,别走火入魔


有些人为了追求稀缺性,开始编造信息、夸大其词,这是绝对不可取的。比如写 “某明星猝死,竟是因为这个习惯”,其实根本没有的事,这种标题党或许能骗来一时的流量,但最终会毁掉你的账号。

稀缺性的前提是真实,价值感的核心是真诚。读者可能会被标题吸引一次,但能不能留住他们,靠的还是内容本身。公众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只要你能持续提供 “读者需要又很难得到” 的内容,爆文是早晚的事。

试着从今天的选题开始,用这两个维度去打磨内容。先想清楚:我的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我能提供哪些别人给不了的东西?想明白了这些,写出爆文其实没那么难。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5-18

第五 AI 图文变现实战:20W + 数据背后的收益模式深度拆解

🔥 第五 AI 图文变现实战:20W + 数据背后的收益模式深度拆解 最近半年,我拆解了市面上 37 个主流 AI 图文工具,发现一个现象 —— 真正能让普通人赚到钱的,往往不是工具本身,而是「工具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07

经典文学被误判怎么办?朱雀检测误伤深度剖析

📚那些被误伤的文学明珠​《红楼梦》第三十七回里黛玉葬花那段文字,被朱雀检测标红 78% 的 "AI 生成嫌疑"。出版社的朋友给我看检测报告时,我盯着 "冷月葬花魂" 那行字后面的红色波浪线,差点笑出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07

新手做公众号如何冷启动?第一批种子用户的获取与变现

新手做公众号,冷启动这关过不去,后面全白搭。别信那些 “内容为王,发着发着就火了” 的空话,没有第一批种子用户帮你测试、传播,写得再好的文章也只能躺在后台发霉。今天就掏心窝子跟你说,我见过上百个新手号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02

国内免费AI写作网站用户报告:大家都在用AI做什么?

📝自媒体创作:从标题到正文,一键生成爆款内容 现在做自媒体的朋友都知道,每天绞尽脑汁想标题、写文案,真的是个体力活。国内免费 AI 写作网站就成了大家的救星。就像有位美妆博主,之前写小红书文案,憋半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16

AI写作神器大比拼 | 新手做头条号到底该选哪个AI工具?

🌟 爆款头条号必备!5 款 AI 工具深度测评,新手也能轻松月入过万 最近收到很多新手私信,说自己做头条号卡在内容创作上,想知道有没有好用的 AI 工具能帮忙。作为一个用 AI 工具做自媒体 3 年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6

Antiverse 移动端体验:随时随地探索 AI 药物研发未来趋势

? Antiverse 移动端界面交互:打破传统科研工具的刻板印象 打开 Antiverse 移动端的第一感觉,完全不像走进了一个严肃的科研工具,反而更像是踏入了一个设计感满满的数字实验室。首页采用了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7

2025 新版知页简历多平台支持效果如何?AI 智能优化 + 高颜值模板适配多行业

? 2025 新版知页简历深度评测:多平台支持 + AI 优化 + 高颜值模板全解析 这几年,我作为互联网产品运营评测专家,接触过不下 30 款简历工具。但 2025 年新版知页简历的更新,确实让我眼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6

FameBit 与传统工具对比:AR 技术在网红营销中的优势分析

? AR 技术重塑网红营销:FameBit 如何突破传统工具的局限 在网红营销领域,传统工具往往面临着互动性不足、用户参与度低、转化效果难以量化等问题。而 FameBit 作为 YouTube 旗下的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