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爆文写作的底层逻辑 | 如何用AI工具洞察用户需求,创作爆款?

2025-05-08| 894 阅读

🔥 爆文写作的核心:先搞懂用户到底要啥


现在做内容创作,最容易踩的坑就是自嗨。很多人一上来就想着 “我要写个多牛的观点”,却压根没琢磨清楚用户打开手机是想解决啥问题。用 AI 工具之前,咱们得先把用户需求这事儿吃透。比如说,你想写职场干货,可到底是刚毕业的小白需要简历技巧,还是工作五年的人在愁晋升瓶颈?这差别可大了去了。

AI 在这儿能帮大忙。像百度指数、微信指数这些工具,输入关键词就能看到用户最近搜啥、关心啥。举个例子,你搜 “副业”,会发现最近 “下班后搞啥副业赚钱” 的搜索量暴增,还能看到不同地区的人需求不一样,南方可能更关注电商类,北方可能偏向线下小生意。还有知乎热榜、豆瓣小组,把这些地方的热门话题导进 AI 里,让它帮你分析高频词,很快就能摸清楚用户当下的痛点。

另外,用户调研可不能少。现在有很多 AI 问卷工具,能自动生成不同场景的调研问题,还能分析回收的答案,找出大家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比如你做母婴号,妈妈们聊得最多的可能是 “宝宝睡眠不好”“辅食添加难”,这些就是现成的选题方向。记住,用户需求不是你想出来的,是用 AI 工具从数据里挖出来的。

💡 爆款内容的三个硬指标:情绪、价值、结构


搞清楚需求之后,得明白爆款内容的底层逻辑。其实说白了就三点:能戳中情绪、有高密度价值、结构让人愿意读下去。

先说情绪。现在网上信息太多了,用户刷到你的内容,前 3 秒没感觉就划走了。情绪分两种,一种是共鸣,比如写 “30 岁失业在家,每天假装上班” 这种真实经历,很多人会觉得 “这不就是说我吗”;另一种是反差,比如 “月入 3 万的外卖小哥,揭秘行业潜规则”,这种打破常规的事儿天然吸引人。AI 可以帮你分析同类爆款的情绪词,比如在标题里多用 “破防了”“泪目”“没想到” 这些能引发情绪波动的词。

然后是价值密度。用户看你的内容,要么想学到东西,要么想节省时间。比如你写 “5 招搞定 PPT 设计”,每一招都得具体,最好带例子。AI 生成内容的时候,记得让它把干货拆成可操作的步骤,别整虚的。比如讲 “选题技巧”,不能只说 “要找热点”,得说 “用 5118 工具找长尾关键词,比如‘考研二战怎么调整心态’这种精准需求”。

结构也很重要。现在大家都没耐心,文章得像 “糖葫芦” 一样,一个点一个点串起来,每个部分都让用户知道 “马上能得到啥”。开头用痛点提问,中间分点讲方法,每个点带案例,结尾给总结和行动建议。AI 生成大纲的时候,让它按照 “问题 - 解决方案 - 具体步骤 - 案例验证” 的结构来,这样读者跟着你的思路走,不容易走神。

🔍 从选题到成稿:AI 工具的全流程用法


接下来咱们聊聊具体怎么用 AI 工具干活,从选题到写完,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招儿。

第一步:用 AI 挖选题,告别绞尽脑汁


很多人卡壳就卡在选题上,不知道写啥。这时候可以用 AI 做两件事:一是拓展关键词,比如你有个核心词 “减肥”,让 AI 生成相关的长尾词,像 “产后减肥怎么不反弹”“学生党宿舍减肥食谱”,这些都是精准需求;二是分析竞品,把同领域爆款文章喂给 AI,让它总结高频选题和结构,比如发现 “对比类”“测评类” 很受欢迎,你就可以跟着这个方向走。

这里推荐几个工具,5118 的需求图谱能直接看到用户的问题,新榜的热点追踪能抓实时流量,把这些数据导进 AI,让它生成 10 个选题,你再挑最合适的,效率翻倍。

第二步:搭大纲,让内容有条理


大纲就像房子的框架,框架搭不好,内容再好也乱。用 AI 搭大纲,记得给它具体的指令,比如 “我要写一篇‘新手做自媒体怎么起步’的文章,目标读者是 0 基础小白,需要包含账号定位、内容方向、实操步骤,每个部分带案例”。AI 会生成一个初步大纲,你再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比如把 “账号定位” 细化成 “怎么通过 3 个问题确定自己的优势”,这样更具体。

搭大纲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每个部分都解决用户的一个具体问题,别搞虚头巴脑的。比如 “内容方向” 这部分,不能只说 “要垂直”,得说 “如果你喜欢美妆,是做平价测评还是成分分析,两种方向的优缺点是啥”,让读者看了知道怎么选。

第三步:写初稿,别怕 AI 写得糙


很多人用 AI 写初稿,总觉得 “写得不够好”,其实初稿最重要的是把思路落地,后面再改。给 AI 下指令的时候,尽量详细,比如 “写一段开头,用一个新手做自媒体失败的案例引出问题,然后提出你的解决方案,语气要亲切,像和朋友聊天”。AI 写完后,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地方啰嗦,有些地方没说清楚,没关系,这就是初稿的意义,把大框架先弄出来。

写初稿的时候,别纠结用词,先让 AI 把内容填满,比如讲 “实操步骤”,让它把每个步骤的具体动作写出来,哪怕有点生硬也没事,后面修改的时候再润色。记住,初稿完成 60% 就行,剩下的 40% 靠人工优化。

第四步:优化内容,让文章有 “人味儿”


AI 写的内容最大的问题是 “太规整”,缺乏个人感。优化的时候,要加三样东西:一是自己的经历,比如你讲 “怎么和粉丝互动”,可以加一句 “我之前有次直播,粉丝问了个冷门问题,我当场查资料回答,后来那个粉丝成了老粉”,这样更真实;二是具体的细节,比如把 “要多互动” 改成 “每天花 20 分钟回复评论,尤其是那些提建议的,回复的时候叫对方名字,比如‘@小李妈妈,你说的辅食保存方法特别好,我下次试试’”;三是口语化的表达,把 AI 写的书面语换成平时说话的方式,比如 “综上所述” 换成 “说白了”,“因此” 换成 “所以”。

优化还有个小技巧,把文章读出来,听听顺不顺,哪里卡壳就改哪里。比如 AI 写的 “在内容创作过程中,需注重用户需求的挖掘”,读起来别扭,改成 “咱们写东西的时候,得先搞清楚用户想啥”,就舒服多了。

🚀 实战案例:看别人怎么用 AI 搞出 10 万 +


咱们看个真实例子,有个做职场号的朋友,想写 “35 岁危机怎么应对”。他先用 AI 分析了百度指数,发现最近 “35 岁失业怎么办”“中年转型方向” 搜索量高,然后用 AI 生成了几个选题,选了 “35 岁裸辞后,我靠这 3 招 3 个月找到新工作”。

搭大纲的时候,他让 AI 按照 “个人经历引入 - 分析 35 岁危机的核心问题 - 分点讲具体方法(每个方法带实际操作和案例)- 结尾给鼓励和行动清单” 来。写初稿时,AI 把方法列得很清楚,但缺乏细节,他就加上自己面试时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 “面试官问我年龄大怎么适应新节奏,我是怎么回答的”,还加了和 HR 沟通的话术模板。

优化的时候,他把很多书面语改成口语,比如 “构建核心竞争力” 改成 “让自己有别人代替不了的本事”,还加了很多具体场景,比如 “晚上哄完孩子睡觉,用 1 小时学新技能” 这种细节。最后这篇文章发出来,一周内 10 万 +,评论区全是 35 岁左右的人留言说 “太真实了”“学到了”。

这个案例说明,AI 只是工具,真正让文章爆的是你把数据和个人经验结合,把干货落地到具体场景,让读者觉得 “这事儿我也能做”。

🛑 避坑指南:用 AI 写作最容易踩的三个雷


用 AI 写作虽然高效,但有些坑不注意就会翻车。

第一,别让 AI 代替你的思考。很多人觉得 AI 能搞定一切,直接让它生成全文,结果内容像流水账,没灵魂。AI 是助手,不是大脑,核心的选题判断、价值输出得你自己来,比如同样是写 “减肥”,你是主打 “健康饮食” 还是 “快速减脂”,这得根据你的定位和用户需求定,AI 只能按你的想法执行。

第二,别堆砌关键词。以前 SEO 讲究关键词密度,现在讲究自然融入。比如你写 “宝妈怎么选奶粉”,别使劲重复 “奶粉”“宝妈”,而是把关键词拆成 “新生儿奶粉怎么挑”“转奶期注意事项” 这些长尾词,自然地放在标题和内容里。AI 生成内容时,可能会为了凑关键词说得很生硬,你得检查,把那些不自然的地方改过来。

第三,一定要过原创检测。现在平台对原创要求高,用 AI 写完后,先用朱雀大模型平台检测一下 “AI 味”,看看有没有太规整的句子,有没有重复的结构。修改的时候,加些个人感受、具体案例,把句子顺序调一调,让文章看起来像真人写的。比如 AI 写 “步骤一、步骤二”,你改成 “第一步咱先干啥,第二步记得注意啥”,就更像人话了。

最后说两句


AI 爆文写作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 “用工具把用户需求吃透,用真实内容把价值传递出去”。别把 AI 想得太神,也别觉得它没用,关键是你得知道每个环节怎么用它,怎么把它的 “规整” 变成你的 “个性”。从挖需求到搭框架,从写初稿到优化,每个步骤都带着 “用户思维”,让读者觉得你在说他的事儿,给他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文章想不爆都难。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1-13

朱雀 AI 检测多模态功能:图片文本双检测助力内容审核

最近圈内都在聊朱雀 AI 检测的多模态功能,说是能同时搞定图片和文本检测,这对做内容审核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大消息。毕竟现在内容形式越来越杂,光是文本审核就够让人头大了,还得盯着图片里有没有违规内容,效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18

腾讯朱雀 AI 检测大模型支持哪些模型?覆盖 GPT、文心一言等主流工具

腾讯朱雀 AI 检测大模型的模型支持范围特别广,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主流 AI 工具,它都能精准识别。先来说说文本检测这一块,它能覆盖的模型可不少。像大家熟悉的 GPT 系列,不管是 GPT-3.5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05

2025公众号涨粉必看:最新的裂变引流活动方案与运营心法

🔥 2025 公众号涨粉必看:最新的裂变引流活动方案与运营心法 🚀 裂变活动设计:从 0 到 1 引爆流量的黄金公式 2025 年的公众号运营,裂变活动依然是低成本获客的核心手段。但玩法早已升级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17

普通人做公众号的几条出路!这几个赛道门槛低变现快

普通人做公众号的几条出路!这几个赛道门槛低变现快 🍃 垂直领域 “小而美”:避开红海的细分赛道现在打开公众号后台,你会发现大而全的领域基本都被头部账号占据了。想写情感?咪蒙类账号已经形成矩阵;想写科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03

2025年,公众号侵权,不再是“民不举官不究”的灰色地带

🔍 2025 年公众号侵权治理大变局: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全民皆可举槌」 这几年做公众号的朋友都有明显感觉,平台审核越来越严了。以前随便搬点内容、改改标题就能发,现在稍微不留神就可能收到侵权投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05

AI写作辅助下的头条号矩阵玩法,如何实现收益的规模化增长?

要靠 AI 写作辅助做头条号矩阵,实现收益规模化增长,不是简单开几个号发文章就行。这里面有一套可复制的玩法,从领域定位到内容生产,再到矩阵联动和变现,每个环节都得踩准节奏。​🎯 先搞清楚:头条号矩阵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24

如何写出高质量小红书文案?利用这些prompt写作技巧就够了

🎯 抓住小红书标题密码,让用户一秒点进来​标题是小红书文案的门面,用户刷到内容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标题。能不能让他们点进来,标题占了大半功劳。​用数字的标题总能吸引更多目光。比如 “5 个夏日降温小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16

2025自媒体新趋势:AI写作与垂直领域公众号的结合与变现

🔍 2025 自媒体新趋势:AI 写作与垂直领域公众号的结合与变现 🚀 垂直领域公众号的崛起:从流量争夺到价值深耕 2025 年的自媒体江湖,早已不是 “粉丝量为王” 的时代。当抖音、快手等平台的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