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爆文的“稀缺性”打造,如何让你的内容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

2025-06-13| 3378 阅读

📌 稀缺性的本质:不是 “没有”,而是 “不可替代”


AI 生成内容的最大困境,不是产量不够,而是长得太像。打开任何一个内容平台,AI 写的职场文都在说 “情商比能力重要”,AI 编的育儿帖都在讲 “高质量陪伴”,连 AI 生成的旅行攻略都在用同一句 “小众宝藏地”。这些内容不是不好,是太 “标准” 了 —— 标准到用户划到第三行就知道下一句要讲什么。

稀缺性的核心,其实是用户预期之外的价值。就像你刷到 100 篇 “早餐吃什么” 的文章,99 篇都在列食谱,突然有一篇讲 “打工人 5 分钟早餐的心理学:为什么吃热食能提升上午效率”,这篇就赢了。它没有脱离主题,却在常规信息里塞进了一个没人提过的角度。

AI 能做的是 “整合已知”,但稀缺性需要 “提供未知”。比如写职场焦虑,AI 会罗列 “3 个缓解方法”,但如果你让 AI 先分析近 3 年职场人焦虑源的变化数据,再结合某大厂裁员潮后的真实案例,最后给出 “针对 35 岁 + 群体的定制化建议”,这就有了不可替代性。数据的独特性、案例的时效性、人群的精准度,这三个维度只要占一个,稀缺性就出来了。

别迷信 “AI 写不出来的才叫稀缺”。真相是,AI 能写出 80 分的内容,但用户会为那 20 分的 “意外收获” 买单。关键是你能不能给 AI 喂进去 “非标准素材”—— 你所在行业的内部报告、你观察到的小众现象、甚至是你自己踩过的坑。这些东西 AI 爬不到,自然生成不出来。

🌱 用 “私人化数据” 打破 AI 的 “公共数据库依赖”


AI 生成内容的底层逻辑,是对全网公开数据的重组。这就意味着,所有依赖公共信息库的 AI 内容,本质上都是 “大同小异” 的。你让它写 “2024 年新能源汽车趋势”,它能引用乘联会的销量数据,能分析特斯拉的降价策略,但它不会知道你家小区充电桩的使用率,不会注意到楼下便利店的电动车电池租赁广告多了 30%。

这些 “私人化数据” 恰恰是稀缺性的金矿。有个美食博主用 AI 写火锅测评,别人都在说 “锅底配方”“蘸料攻略”,他却让 AI 分析自己过去半年吃的 47 顿火锅账单 —— 统计出 “周一晚上的火锅客单价比周五低 23%”“加麻加辣的订单里,80% 会点解辣饮品”。这些数据不权威,但真实到让读者觉得 “这才是我们普通人的吃法”,反而成了爆款。

怎么获取私人化数据?很简单,从 “被动接收” 变成 “主动记录”。你做美妆测评,别只看品牌方给的成分表,自己记录 30 天不同肤质的使用反应;你写财经分析,别只抄券商研报,统计身边 10 个创业者的现金流变化。这些数据未必精准,但带着 “人味”,而 AI 最缺的就是这个。

更妙的是,这些私人化数据可以 “反哺” AI。你把自己记录的 100 条用户反馈喂给 AI,让它总结规律;你把自己观察到的 3 个行业怪现象告诉 AI,让它分析原因。相当于给 AI 装了一个 “独家数据库”,生成的内容自然就有了别人抄不走的东西。

⏳ 抢在 AI “学会” 之前,输出 “新鲜认知”


AI 的学习速度快,但总有滞后性。就像 ChatGPT 的训练数据截止到 2023 年 10 月,你现在写 2024 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它还在用去年的录取分数线;你聊最近爆火的 “city walk”,它理解的还是半年前的定义,不知道现在已经衍生出 “职场人深夜 city walk 解压” 这种新玩法。

这种滞后性,就是制造稀缺性的窗口期。比如某个新政策出台,AI 还在复述文件原文时,你已经结合身边 3 个普通人的实际影响写了分析;某个新风口出现,AI 还在罗列 “什么是 XXX” 时,你已经拆解了 3 个失败者的教训。不是等信息沉淀,而是在信息刚冒头时就出手

有个科技博主的做法很聪明。他每天花 1 小时刷行业社群、看小众论坛,把那些还没形成热点的 “碎信息” 记下来,比如 “某大厂内部在测试的新功能”“某个细分领域突然冒出 3 家新公司”。然后让 AI 基于这些信息做推演,写 “如果 XXX 发生,普通人会受到什么影响”。等 AI 终于 “学会” 这些信息时,他已经靠 “预测性内容” 积累了第一批读者。

记住,认知的新鲜度 = 稀缺性。AI 能帮你整理已知,但不能帮你捕捉未知。你要做的,就是当那个 “第一个把未知说清楚” 的人。

🎯 窄到 “没人敢写”,反而成了你的护城河


AI 擅长写 “大而全” 的内容,因为它能快速整合海量信息。你让它写 “如何赚钱”,它能给你列 100 种方法;但你让它写 “小区门口摆摊卖烤肠的 3 个隐蔽技巧”,它就懵了 —— 不是写不了,是公开数据里没这么细的东西。

这就是机会。与其和 AI 在 “大主题” 上硬碰硬,不如选一个窄到 “看起来没流量” 的领域深耕。有个博主专门写 “县城里的生意经”,比如 “县城超市的临期食品怎么摆能多卖 30%”“乡镇快递点如何靠代收农药赚钱”。这些内容 AI 写不了,因为缺乏足够的细分数据;同行也懒得写,觉得受众太少。但恰恰是这种 “窄”,让他成了这个领域的 “唯一声音”,反而吸引了精准粉丝。

怎么找到这种 “窄领域”?看你自己的生活。你每天接触的、习以为常的、觉得 “这有什么好写的” 的东西,可能就是别人想知道的。你是宝妈,就写 “幼儿园门口的小卖部靠什么赚家长的钱”;你在工厂上班,就聊 “车间里那些没人说的摸鱼技巧”。这些内容自带 “独家视角”,AI 模仿不来,别人也抢不走。

窄领域的稀缺性,来自 “真实体验”。AI 可以编故事,但编不出那种 “我亲眼见过、亲身体验过” 的细节。你写的越具体,越有 “只有我知道” 的感觉,稀缺性就越强。

💡 用 “反常识” 打破 AI 的 “正确废话”


AI 生成的内容,往往太 “正确” 了。说职场,就劝你 “要努力”;说创业,就告诉你 “要坚持”;说理财,就提醒你 “要谨慎”。这些话没错,但读者听了等于没听 —— 谁不知道要努力?谁不知道要谨慎?

稀缺性,有时候就藏在 “反常识” 里。不是故意抬杠,而是找到那些 “大家都觉得对,但实际不是这样” 的点。比如别人都写 “存钱很重要”,你写 “过度存钱反而让年轻人更穷”;别人都讲 “人脉决定成败”,你说 “无效社交不如独处”。这些观点未必颠覆,但能让读者停下来想 “哎,好像有点道理”。

AI 为什么写不出反常识内容?因为它的逻辑是 “多数人认为的就是对的”,它会基于主流观点生成内容。这时候,你只需要多问一句 “真的是这样吗”,就能找到突破口。你看到 100 篇文章说 “下班后搞副业能致富”,就去统计身边 10 个搞副业的人,看看有几个真的赚到钱了;你听所有人说 “裸辞需要勇气”,就去采访 3 个裸辞失败的人,看看他们后悔的到底是什么。

反常识不是抬杠,是有证据的不同视角。你用真实案例、具体数据支撑你的观点,哪怕和主流不一样,也会显得很有说服力。这种内容,AI 写不出来,因为它缺乏 “质疑” 的能力。

✍️ 让 AI 做 “工具人”,你做 “指挥官”


最后想说的是,别把 AI 当成竞争对手,也别指望它能自动生成稀缺内容。它更像一个超级高效的 “工具人”—— 你给它明确的指令,它能快速完成基础工作;但你指望它自己想出好点子,那是为难它。

打造稀缺性的关键,始终在你自己。你有没有比别人更敏锐的观察?你有没有别人没有的经历?你有没有勇气写别人不敢写的东西?这些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AI 能帮你把这些资源打磨得更漂亮,但不能帮你凭空创造。

就像同样用 AI 写文章,有人让 AI 写 “如何减肥”,有人让 AI 分析 “自己减肥失败 5 次的原因,给同样管不住嘴的人 3 条建议”。前者是 AI 的产物,后者是 “你 + AI” 的产物。后者的稀缺性,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那个 “你” 的独特性。

所以,别纠结 AI 会不会取代你。它取代不了那些愿意花时间观察、愿意说实话、愿意深耕一个小领域的人。而这些人,永远能在信息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4-15

公众号矩阵的IP地址,也需要“养”吗?IP信誉度与风控

📌 公众号矩阵的 IP 地址:被忽视的隐形门槛 做公众号矩阵的朋友,大多会精心维护账号权重、内容垂直度,却很少有人留意背后的 IP 地址。最近帮三个团队做诊断,发现同样的内容策略,有的号群发即被限流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01

AI文章原创度检测工具靠谱吗?实测告诉你真相与使用技巧

🕵️‍♂️ 市面 AI 原创检测工具到底有多少 "水分"? 现在打开搜索引擎,输入 "AI 原创检测",能跳出几十款工具。有收费的,有免费的;有宣称准确率 99% 的,也有说能识别 GPT-4、Cl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17

AI文本重复率太高怎么办?从零开始教你AIGC降重,简单有效

📌 为什么 AIGC 文本容易重复?先搞懂底层逻辑 做 AIGC 的人估计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用 AI 生成的内容,拿去查重,重复率高得吓人。有时候甚至自己都觉得眼熟,好像在哪见过类似的表达。这不是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23

免费AI公众号文章生成器2025 | 支持热点追踪 | 写出更受欢迎的推文

🚀 2025 年免费 AI 公众号文章生成器测评:热点追踪 + 爆款推文秘籍 做公众号运营的朋友都知道,现在的内容创作早就不是靠闷头写就能出爆款的时代了。尤其是 2025 年,AI 工具的普及让内容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0

2025 升级!SpotBuzz 移动端标题生成神器,高点击率标题轻松搞定

✨ 2025 升级亮点:SpotBuzz 移动端到底强在哪这次升级真的把 AI 标题生成玩出花了!全新搭载的 GPT-4.5 轻量化模型,相比 2024 版处理速度提升 70%,实测从输入需求到生成标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5

小米有品与小米商城区别在哪?2025 品质生活解决方案

小米有品与小米商城区别在哪?2025 品质生活解决方案 在智能家居和品质生活的浪潮下,小米旗下的两个平台 —— 小米商城和小米有品,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两个平台的区别,以及它们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0

X-Me 虚拟人直播全攻略:零训练克隆模型 + 多语言唇形同步,助力企业营销升级

? 虚拟人直播火了,但多数企业还在为 “高门槛” 发愁? 这两年虚拟人直播确实成了企业营销的新赛道,但说真的,不少同行跟我吐槽过 —— 要么是模型训练要花几周甚至几个月,技术团队天天加班;要么是做好的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30

SendGrid 2025 最新高可靠邮件发送平台:Email API 与 SMTP 服务怎么选?

? SendGrid 2025 最新高可靠邮件发送平台:Email API 与 SMTP 服务怎么选? 在数字化时代,邮件通信依旧是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核心渠道之一。SendGrid 作为全球领先的邮件发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