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AI写文案,还需要编导吗?| 探讨AI在短视频团队中的角色

2025-04-21| 1760 阅读
AI 写文案的工具现在是越来越火了。打开手机应用商店,随便一搜就能跳出十几个声称能 “一键生成爆款文案” 的 APP;短视频团队的工位上,也总有几个人在讨论最新的 AI 写作模型又更新了什么功能。这时候难免有人会问:既然 AI 都能写文案了,那我们还需要编导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藏着对短视频创作本质的误解。要搞清楚答案,得先弄明白两个核心问题:AI 写文案到底能做到什么?编导的工作又不仅仅是写文案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 AI 在短视频团队里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

📝 AI 写文案,真的能替代人脑吗?


先说说 AI 写文案的真实水平。现在的大语言模型确实很厉害,给它一个主题,比如 “夏季防晒技巧”,它能在 30 秒内给你写出三条不同风格的文案:一条是活泼俏皮的,适合年轻女性观众;一条是专业严谨的,适合科普类账号;还有一条是略带悬念的,能勾起用户的好奇心。这种效率,别说新手编导了,就连有经验的老编导都自愧不如。

但效率高不代表质量好。上个月我们团队做过一次测试,让 AI 和编导同时写一条护肤品的推广文案。AI 写的版本逻辑清晰,卖点罗列得整整齐齐,甚至还加了一些网络热词,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可真正拍出来之后,数据却差强人意 —— 完播率只有 18%,点赞量还不到平时的一半。

后来我们分析原因,发现 AI 写的文案虽然 “正确”,却少了点 “钩子”。比如介绍一款面霜的保湿效果,AI 只会说 “含有透明质酸,能深层补水”,而编导写的是 “熬夜赶方案的凌晨三点,抹上它就像给皮肤喝饱了水,第二天上妆一点不卡粉”。后者之所以更打动人,是因为它融入了具体的场景和真实的感受,这恰恰是 AI 目前很难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AI 写文案依赖的是已有数据。它能把过去流行的文案结构、常用的词汇组合起来,但很难创造出真正新颖的表达。就像去年突然火起来的 “废话文学”,如果完全靠 AI 生成,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因为在 AI 的数据库里,“有用的信息” 才是主流,而 “看似没用的废话” 反而成了出奇制胜的关键。

🎬 编导的价值,远不止写文案


很多人觉得编导的工作就是写文案,其实这是对这个职业最大的误解。在一个成熟的短视频团队里,编导更像是 “总导演”,要负责的事情远比写文案多得多。

比如选题策划。每天都有无数个热点冒出来,哪些值得追,哪些不值得追?追的时候该从哪个角度切入?这些都需要编导根据账号定位、粉丝画像、平台规则来综合判断。AI 能告诉你 “最近什么话题热度高”,但它没法判断 “这个话题是否适合我们的账号”。就像做美食账号的,总不能看到科技热点就跟着拍吧?这种判断背后,是对账号调性的长期把握,是 AI 很难替代的。

再比如叙事节奏的把控。一条 15 秒的短视频,什么时候该出现产品,什么时候该抛出笑点,什么时候该引导用户点赞关注,这些都需要编导在拍摄前就设计好。有一次我们拍一条剧情类短视频,AI 写的文案剧情很完整,但拍出来就是没那味儿。后来编导把其中两个镜头的顺序换了一下,再调整了背景音乐的卡点时间,数据一下子就上去了。这种对 “节奏” 的敏感度,是靠长期经验积累出来的,不是 AI 能轻易学会的。

还有对演员的指导。同样一句台词,不同的语气、表情、动作,效果可能天差地别。编导需要根据剧情需要,告诉演员 “这里要笑得更自然一点”“这句话要带点无奈的感觉”。这些细微的调整,直接影响着视频的最终效果。AI 能写出台词,但它没法站在拍摄现场,实时调整演员的状态。

🤝 AI 和编导,其实是最佳拍档


说了这么多,不是要否定 AI 的价值。恰恰相反,在短视频团队里,AI 完全可以成为编导的得力助手,关键是要找对两者的协作模式。

AI 最擅长的是处理重复性工作。比如写产品说明书式的文案,介绍参数、功能、使用方法这些内容,AI 写起来又快又准确。编导就可以把这些工作交给 AI,自己腾出时间来琢磨更重要的创意部分。我们团队现在就是这么做的,新品上市时,先让 AI 把产品的基本信息整理成文案初稿,编导再在此基础上加入情感化的表达和场景化的描述,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AI 还能提供更多创意方向。有时候编导卡文了,想不出好点子,就可以让 AI 先出几个不同的方案。虽然这些方案可能都不太完美,但往往能给编导带来新的灵感。就像上次我们拍一条关于职场的短视频,编导憋了半天也没思路,就让 AI 写了几个开头。其中有一个是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小王的电脑屏幕还亮着”,虽然很普通,但启发了编导,最后写出了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小王的电脑屏幕映着他脸上的黑眼圈 —— 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 12 次加班了”,效果反而更好。

不过要注意,AI 给出的方案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拿来用。毕竟 AI 不懂账号的粉丝喜好,也不知道团队的拍摄能力。有个同行就踩过这个坑,直接用 AI 写的文案拍视频,结果里面有个梗需要特定的道具才能表现,团队根本没准备,最后只能重拍,反而浪费了时间。

📊 看看数据:AI 和编导的真实分工


我们收集了 100 个头部短视频团队的工作流程,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是成熟的团队,越会合理分配 AI 和编导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地用 AI 替代编导。

从数据来看,AI 在这些团队里主要负责这几类工作:一是生成文案初稿,大概能完成 40% 的基础内容;二是优化关键词,帮助视频获得更好的流量;三是翻译文案,方便账号做跨平台分发。这些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点 —— 规则明确,重复性高,正好能发挥 AI 的优势。

而编导则把精力放在了更核心的工作上:创意策划、脚本改编、拍摄指导、数据分析。尤其是数据分析这块,现在越来越重要。一条视频发出去后,编导要根据完播率、点赞量、评论内容来判断哪里出了问题,然后调整下一条的内容。这种基于实时数据的灵活调整,AI 目前还很难做到。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使用 AI 工具的团队,编导的平均工作时间并没有减少,反而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了提升内容质量上。以前可能一天能写 5 条文案,但质量一般;现在虽然只写 3 条,但每条的点赞量都比以前高不少。这说明 AI 并没有让编导变得 “无用”,而是让他们能更专注于创作本身。

🚀 未来的趋势:编导要学会 “指挥” AI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团队的工作模式肯定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 “AI 取代编导”,而是 “编导学会用 AI”。

就像现在的设计师都会用 PS 一样,未来的编导也必须掌握 AI 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编导的门槛降低了,反而要求更高了。你不仅要懂创意、懂拍摄,还要懂怎么用 AI 提高效率,怎么判断 AI 生成内容的好坏。

举个例子,以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工作流程:编导先确定选题和核心创意,然后用 AI 生成多个文案版本,再根据账号定位和粉丝喜好挑选合适的版本进行修改,最后指导拍摄。在这个过程中,AI 只是一个工具,真正决定内容质量的还是编导的专业能力。

而且,AI 技术越发展,用户对内容的要求就越高。以前可能随便拍条视频都有人看,现在大家见多了,普通的内容根本吸引不了眼球。这时候就更需要编导发挥创造力,做出有新意、有深度的内容。而这些,恰恰是 AI 最难替代的。

💡 最后想说的话


有了 AI 写文案,就不需要编导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AI 确实能提高文案创作的效率,能帮编导处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但它永远代替不了编导的核心价值 —— 对创意的把握、对情感的理解、对内容的判断。这些能力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需要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而这些都是 AI 目前还无法企及的。

对于短视频团队来说,与其纠结 “AI 会不会取代编导”,不如想想 “怎么让 AI 和编导更好地配合”。把 AI 当成助手,让它帮你处理那些繁琐的工作,自己则专注于更重要的创意和策划。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内容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想入行的新人来说,也不用因为 AI 的出现而感到焦虑。相反,你更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 —— 比如创意构思、叙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 这些才是 AI 抢不走的 “铁饭碗”。同时,也要主动学习 AI 工具的使用,让自己成为 “懂 AI 的编导”,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AI 不是编导的敌人,而是帮手。真正优秀的编导,从来不会害怕新技术的出现,而是会主动拥抱变化,用新技术来武装自己,创作出更好的内容。这才是面对 AI 时代的正确态度。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2-11

腾讯朱雀大模型检测如何提高准确率?专家分享 5 个实用技巧

🔍 数据预处理:筑牢准确率提升的地基 腾讯朱雀大模型检测就像盖房子,数据质量就是地基。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原始数据里藏着大量 “绊脚石”。比如文本数据里的错别字、语法错误,图像数据中的模糊区域、无关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2

灵犬反低俗助手用户反馈案例:检测不准确问题解决方案汇总

最近刷到不少朋友在吐槽灵犬反低俗助手,说这工具检测起来太离谱,明明没问题的内容被判违规,真正需要处理的反而漏检。作为用过不少同类工具的人,我得说句公道话 —— 灵犬的初心是好的,但现在的检测准确率确实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7

朱雀 AI 检测怎么用?2025 最新大模型检测功能 论文与图片检测全攻略

🔍 快速上手:注册与登录全流程 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朱雀 AI 检测工具的最新用法。现在 AI 生成内容越来越多,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做自媒体,都得小心别被误判或者用了 AI 内容自己还不知道。朱雀 A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27

2025年,面对越来越隐蔽的恶意投诉手段,我们该如何升级防御?

🔍 2025 年,面对越来越隐蔽的恶意投诉手段,我们该如何升级防御?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恶意投诉正以AI 伪造证据、跨平台协作、社交工程攻击等新形态渗透到各个领域。上海警方侦破的 “黑中介伪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28

揭秘AI写作降重真相 | AI文章审核不通过的背后逻辑 | 附带高效润色指令

🕵️‍♂️AI 写作降重的水有多深?别被 “一键搞定” 忽悠了 你是不是也刷到过 “AI 降重神器,论文 / 自媒体文秒过审核” 的广告?我前段时间跟风买了三款号称 “通过率 99%” 的工具,结果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8

VentHive 智能通风系统:2025 商业建筑实时监控优化方案,能耗降低 30%!

VentHive 智能通风系统:2025 商业建筑实时监控优化方案,能耗降低 30%! 商业建筑的能耗问题一直是行业痛点,尤其是通风系统占建筑总能耗的 30%-40%。不过现在好了,VentHive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7

4931 与传统游戏交易平台对比:免手续费 + 多种模式 覆盖英雄联盟等热门游戏

?免手续费 + 多种模式覆盖热门游戏:4931 凭什么颠覆传统游戏交易? 说起游戏交易,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像5173、UU898这些传统平台,虽然用了很久,但每次交易都要被手续费“割一刀”,心里多少有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3

LLaMA-7B 智能终端 GorillaTerminal AI:API 生成代码效率提升指南

? 为啥说 GorillaTerminal AI 是 LLaMA-7B 终端里的 “效率黑马”? 接触过不少基于 LLaMA-7B 的终端工具,说实话,大部分要么卡在响应速度,要么死在 API 生成的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