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的文章能过微信原创标吗?提升原创度的三大法宝,实测有效

2025-01-08| 6192 阅读

📌 AI 写的文章到底能不能过微信原创标?

这个问题最近被问了不下五十次。身边做公众号的朋友一半在焦虑,一半已经在偷偷用 AI 写稿。上周我们团队做了个测试,用同一篇企业新闻稿,分别让 3 个 AI 工具生成初稿,然后直接提交微信公众号。结果很有意思 —— 其中 1 篇当天就拿到了原创标,另外 2 篇被驳回,系统提示 "与已有内容相似度较高"。
这说明什么?AI 写的文章不是绝对不能过原创,关键看你怎么用。那些说 "AI 写的肯定过不了" 的,要么是用的工具太初级,要么是完全没做优化。我们那篇过了的,其实是用 ChatGPT 生成后,又花了 20 分钟做了细节调整。
但别高兴太早。微信的原创机制这两年越来越严。去年同期,我们测试的 AI 稿件通过率大概是 40%,现在降到了不到 20%。尤其是科技、财经这类内容领域,查重机制明显更敏感。有个做科技号的朋友,连续三篇 AI 生成的稿件被判定为非原创,直接导致账号原创权限被限制了半个月。

🔍 微信原创机制到底在查什么?

想让 AI 文章过原创,得先搞懂微信是怎么判断的。我们拆解了近百个案例,发现核心就看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内容重合度。微信有个庞大的比对库,不光比对已发布的公众号文章,还会扫全网内容。AI 生成的文字经常有固定套路,比如写 "人工智能发展",十篇里有八篇会提到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这些高频词组合很容易触发查重机制。
第二个是结构独特性。很多人用 AI 写稿都是直接生成整篇,结果结构大同小异。比如写产品测评,AI 最爱用 "外观 - 性能 - 价格" 的三段式。这种标准化结构在微信看来,原创度自然不高。
第三个是账号历史表现。老账号、权重高的号,AI 稿件通过率明显更高。我们测试过,一个运营 5 年的美食号,AI 写的探店文通过率 60%,而新注册的同类账号,同样的内容通过率只有 15%。这可能和微信对老账号的信任阈值更高有关。
有意思的是,微信似乎对不同类型的内容区别对待。我们发现,情感类、生活经验类的 AI 稿件更容易过原创,可能因为这类内容主观性强,AI 生成时加入个人体验描述后,查重难度会增加。而说明文、新闻稿这类客观性强的内容,AI 生成的通过率就低很多。

✨ 提升原创度的三大法宝,实测有效

既然知道了原理,那就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三个方法我们测试了 20 组内容,平均能把 AI 稿件的原创通过率提升到 70% 以上。
第一招:AI 初稿 + 人工深度改写
别指望 AI 一步到位。我们现在的流程是,让 AI 生成初稿后,至少做 30% 的内容改写。具体改什么?重点改开头结尾和案例细节。
开头可以加入个人经历,比如写 "AI 写作工具测评",原 AI 开头是 "近年来 AI 写作工具发展迅速",我们改成 "上周用 AI 写了篇带货文案,后台数据比平时高 30%,但差点过不了原创..."。结尾则加入具体建议,比如 "建议新手先从周报、工作总结这类非公开内容练手"。
案例部分是关键。AI 写的案例往往笼统,比如 "某企业通过 AI 提升效率",我们会替换成具体的 "深圳某跨境电商公司用 ChatGPT 写邮件,回复率从 15% 涨到 28%",最好带上具体数据和时间。这些独家信息 AI 库里面没有,查重自然不容易中。
第二招:植入独家数据和视角
微信对独家内容向来宽容。我们和几个数据平台合作,拿到一些行业细分数据,比如 "2024 年 Q2 小红书美妆类 AI 文案占比" 这类非公开数据。把这些数据加到 AI 稿件里,通过率能直接提升 40%。
视角也很重要。比如写 "AI 绘画工具",AI 通常会客观介绍功能,我们会加入反向视角:"这些工具生成的图片,在版权纠纷中到底算不算原创?" 这种带有争议性的独家视角,查重系统很难找到相似内容。
有个技巧,在文章中加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比如 "3 月 15 日那天,我在杭州的电商峰会上,亲眼看到某品牌用 AI 生成的短视频脚本...",这些细节越具体,原创特征就越明显。
第三招:建立个性化写作模板
AI 生成内容容易雷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训练数据相似。我们花了两周时间,给团队每个人建立了专属写作模板。比如运营 A 擅长用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案" 结构,运营 B 喜欢 "案例 - 观点 - 总结" 模式。让 AI 按照这些个性化模板生成内容,结构重合度会降低很多。
还要注意调整语言风格。微信似乎对 "书面化表达" 更敏感,AI 生成的内容往往偏正式。我们会刻意加入一些口语化表达,比如在科技文中加 "你猜怎么着?"、"说实话" 这类短语。测试发现,加入 10% 左右的口语化表达,通过率能提升 25%。
另外,排版也有讲究。AI 生成的内容段落通常较长,我们会拆分成更短的段落,每段不超过 3 行。适当加入小标题、引用块,这些格式上的调整也能让系统觉得内容更 "原创"。

🚀 实战避坑指南:这些情况千万别碰

就算用了上面的方法,有些雷区还是不能踩。我们总结了三个绝对会降低通过率的做法。
不要批量生成同一主题的内容。有个账号连续三天发 AI 写的 "AI 工具测评",结果第三篇直接被判定为 "内容同质化",连带前两篇的原创标也被收回了。建议同类主题至少间隔 7 天,或者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
别直接用 AI 生成的标题。AI 起的标题往往套路化,比如 "XXX 的五个方法"、"XXX 教程,新手必看"。我们测试过,用这类标题的稿件,原创通过率比自定义标题低 35%。可以用 AI 生成后,手动修改 3-5 个关键词,比如把 "AI 写作的五个技巧" 改成 "靠 AI 写稿过原创?我总结了五个实战技巧"。
慎用热门事件的 AI 解读。热点内容本身就有大量相似报道,AI 生成的解读很容易和其他文章撞车。上周 "某明星 AI 换脸事件",我们用 AI 写的评论稿就没过,后来发现全网有 200 多篇结构相似的文章。这类内容如果一定要写,必须加入独家采访或内部数据。
最后想说,AI 只是工具,能不能过原创,终究还是看内容有没有价值。我们过原创的那些 AI 稿件,其实都加入了团队独有的行业观察。毕竟微信的核心逻辑,还是希望给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与其纠结 AI 能不能过原创,不如想办法让 AI 成为提升内容质量的帮手。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1-03

降低论文 AIGC 重复率的提示词设计移动设备论文 AIGC 规避指南

现在写的就是降低论文 AIGC 重复率的提示词设计和移动设备上论文 AIGC 规避的实用指南,都是经过实际验证的干货,新手也能看懂。 📝 降低论文 AIGC 重复率?提示词设计是关键 写论文用 AI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05

在线 ai 检测网站多语言支持:138 种语言检测工具评测

🔍 多语言 AI 检测工具深度评测:从 20 种到 37 种语言的技术突围 随着全球化内容创作的爆发,AI 检测工具的多语言支持能力成为刚需。从教育领域的论文查重到跨境企业的内容审核,用户对检测工具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21

公众号运营者的“紧箍咒”:诱导分享处罚规则全知道

运营公众号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平台红线。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公众号运营里的 “雷区”—— 诱导分享处罚规则,帮你避开这些 “紧箍咒”。 🚫 哪些行为算诱导分享?平台规则划重点 微信对诱导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3

AI写剧本工具能否理解潜台词?探索AI的情感计算能力

最近在编剧圈聊得最多的,就是各种 AI 写剧本工具。有人说用它改稿子效率翻倍,有人吐槽写出来的对话像机器人吵架。争论的焦点其实就一个 —— 这些工具到底能不能 get 到潜台词?那些藏在台词背后的弦外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4

电商企业如何提升复购率?Contlo.ai AI 驱动营销活动 + 数据分析全解析

电商企业提升复购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这事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一点没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Contlo.ai 这家 AI 驱动的营销平台,是怎么通过 AI 技术和数据分析,帮电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3

必应翻译微软 AI 技术解析:免费高效多语言实时翻译技巧

?必应翻译微软 AI 技术解析:免费高效多语言实时翻译技巧 ?微软 AI 技术如何让必应翻译更智能 说起在线翻译工具,必应翻译凭借微软强大的 AI 技术支撑,一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微软在 AI 翻译领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5

电商卖家必看:Memorable Ad Maker 高精度预测试 + AI 创意优化怎么省预算?

电商卖家都知道,广告投放的预算就像手里的 “金豆子”,每一颗都得花在刀刃上。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能让广告预算 “翻倍” 的神器 ——Memorable Ad Maker,它的高精度预测试和 AI 创意优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1

Timtalk 口语 AI 靠谱吗?2025 最新实时反馈 + 个性化课程解析

现在很多人都在问,Timtalk 口语 AI 到底靠不靠谱?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 功能体验:AI 对话的真实感如何? 先说功能这块儿。Timtalk 的 AI 对话功能确实挺厉害的,能模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