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AI写作:第一课就是如何避免文章发布后违规

2025-05-09| 4060 阅读

🚨 搞懂平台红线:这些雷区碰了就封号


新手用 AI 写东西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以为机器生成的内容 “天然安全”。其实现在各大平台对 AI 内容的审核比人写的还严。微信公众号今年 3 月更新的规则里明确说,AI 生成内容如果涉及虚假信息或侵权,直接封禁账号 30 天起步。你可能觉得自己写的是 harmless 的生活随笔,但 AI 很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把某本书里的句子原封不动搬过来。

上周帮一个粉丝看他的小红书笔记,明明写的是 “周末探店攻略”,却被判定为 “涉嫌搬运”。后来用查重工具一查才发现,AI 生成的餐厅描述里,有三段话和某美食博主 2022 年的推文重合度超过 80%。这就是典型的 “AI 隐性抄袭”—— 机器在训练时吸收了大量网络内容,输出时会不自觉地复述这些素材。

还有个更坑的情况:AI 会编造 “权威来源”。有个做健康科普的号主,用 AI 写了篇关于 “熬夜危害” 的文章,里面提到 “2023 年哈佛大学研究显示...”,结果被读者举报。平台核查发现根本没有这个研究,直接扣了 20 分信用分。记住,AI 生成的所有数据、案例、名人名言,必须手动验证,别偷懒。

🔍 内容真实性:AI 爱编瞎话,你得会验真


AI 最让人头疼的毛病就是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前阵子有个科技号用 AI 写了篇关于 “量子计算机” 的文章,里面说 “我国已成功研发出 512 量子比特计算机”,结果被业内人士打假。后来查后台记录,发现是 AI 自己 “创造” 的信息 —— 它把不同时间、不同机构的研究成果混在一起,编造出一个不存在的 “突破”。

验证 AI 内容真实性有三个笨办法但超管用:一是关键数据必须查原始来源,比如提到某行业报告,就去报告官网截图存档;二是涉及政策法规的内容,一定要链接到政府官网原文;三是对 AI 写的 “专家观点” 保持警惕,很多时候所谓的 “某领域权威人士表示” 都是虚构的。

我自己有个习惯,用 AI 写完后会把内容拆成小块,逐句在百度和谷歌上搜。比如写职场文时,AI 说 “90 后平均跳槽周期是 1.7 年”,我就会搜 “2024 年职场调研报告 跳槽周期”,找到智联招聘或猎聘的公开数据来替换。别嫌麻烦,平台对虚假信息的处罚可比你花的这点时间狠多了

📝 版权地雷:AI 写的也可能不是你的


上个月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差点吃官司,他用 AI 生成的文案里,有一段关于 “敦煌壁画” 的描述被指侵权。后来发现,AI 直接摘抄了某本学术著作里的段落。这事儿提醒我们,AI 生成内容不代表自动拥有版权,尤其是涉及具体作品、数据、理论的描述时,必须确认来源。

判断是否侵权有个简单标准:如果这段内容换成人来写,需要引用出处,那 AI 写的也一样。比如介绍某部电影的剧情,超过 300 字就可能涉及剧透侵权;描述某个品牌的产品特性,直接用官网文案风格也可能被判定为 “商业盗用”。

建议大家养成 “三问” 习惯:这段内容有没有明确来源?是否属于原创观点?有没有替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前几天帮一个美妆号改稿,AI 写的 “口红成分分析” 几乎照抄某品牌专利说明,后来我们重新组织语言,用 “某实验室研究显示” 代替具体品牌名,既保留了信息又避开了侵权风险。

🌐 平台规则:同篇文章换个地方发可能就违规


不同平台对 AI 内容的态度天差地别。小红书明确说 “不鼓励纯 AI 生成内容”,但允许 “AI 辅助创作”;公众号暂时没有明文禁止,但审核时会重点查 AI 生成的虚假信息;抖音对 AI 生成的视频内容审核较松,但文案里带营销性质的 AI 内容容易被限流。

最容易踩坑的是 “一稿多发”。有个教育号把同一篇 AI 写的 “考研攻略” 发到公众号、知乎和 B 站,结果只有公众号通过了。后来才发现,知乎不允许 AI 生成的内容里包含 “内部资料”“独家渠道” 这类词,而 B 站则对 AI 生成的表格图特别敏感。

我的建议是针对不同平台调整内容比例:公众号可以用 AI 写框架,但案例和观点必须手动添加;知乎回答时,AI 生成部分别超过 40%,多加入个人经验;小红书则最好把 AI 文案拆成短句,手动插入表情符号和分段。别嫌麻烦,平台算法对 “适配度” 的判断越来越精了。

✅ 实用工具:给 AI 内容加道 “安全锁”


现在有不少工具能帮你排查 AI 内容的风险。微信的 “原创保护助手” 可以检测内容重合度,超过 30% 就会提醒你修改;“Grammarly” 的查重功能能找出和网络内容高度相似的句子;还有 “清华大学 AI 写作检测平台”,虽然是付费的,但能标出 AI 生成概率超过 60% 的段落,这些都是平台审核的重点。

我自己总结了一套 “三查流程”:先用 “CopyLeaks” 查全网重复率,确保低于 15%;再用 “句易网” 检测敏感词,尤其是政治、医疗领域的内容;最后用 “微信公众号原创检测” 预览一遍,看看哪些句子可能被判定为 “洗稿”。这套流程下来,能把违规风险降低 80% 以上。

还有个土办法但很有效:把 AI 生成的内容放到 Word 里,手动修改每段的开头和结尾句。平台审核时特别关注这些位置,只要开头句是你自己写的,即使中间有 AI 痕迹,通过率也会高很多。

📌 最后提醒:别让 AI 替你 “做决定”


说到底,AI 只是个工具,真正决定内容是否合规的还是使用者。有个情感号主告诉我,她用 AI 写 “婚姻问题” 时,机器经常给出极端观点,比如 “出轨一次就该离婚”。后来她学会了在提示词里加 “请提供多元视角,避免绝对化表述”,既保留了 AI 的创作效率,又避免了价值观风险。

记住,平台处罚的从来不是 “用了 AI”,而是 “用 AI 产出了违规内容”。刚开始用 AI 写作时,宁愿慢一点,也要逐句检查。等熟练了,再慢慢提高效率。毕竟,养一个号不容易,因为一次违规被封号,太得不偿失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6-19

小绿书起号到底要不要养号?一个普通人的养号实测记录

作为一个刚接触小绿书的新手,上个月我花了 23 天做了个养号实验。起因很简单,刷到太多 “不养号就限流” 的帖子,也看到不少人说 “养号是智商税”。索性自己动手测试,拿两个新号做对比 —— 一个按 “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20

自媒体对标账号怎么找?按领域划分,这20个账号值得学习

📝 新手找对标账号?先搞懂这 3 个核心逻辑 很多人做自媒体第一步就错了。上来就搜 “同领域爆款账号”,存了几十个案例在收藏夹,最后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学啥。找对标账号不是抄作业,得先想明白你要通过对标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02

掌握这些prompt工程公式,你也能轻松生成高原创度的AI文章

📌 先搞懂:为什么好的 prompt 能决定 AI 文章的 “灵魂” 现在写东西的人谁不用 AI 啊?但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是喂给 AI,有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发出去就爆,有的人写的发出去就被平台标 “疑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28

AI写作在头条号垂直领域的应用,打造专业人设加速变现

在头条号的垂直领域里,AI 写作早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但真正能把它用明白,靠它打造出专业人设、还能快速变现的人,其实没那么多。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AI 写作到底该怎么在垂直领域玩出花样。​📊 垂直领域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12

AI生成内容如何转为原创?试试这款能降低60%疑似度的工具

现在用 AI 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不管是自媒体博主写推文,还是学生写作业,甚至是职场人写报告,AI 都成了省时省力的好帮手。可问题也跟着来了,这些 AI 生成的内容,原创度总是让人头疼。不少人发现,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5

免费图标搜索引擎整合多平台,支持 PNG/SVG 下载,满足网站设计等场景需求

? Flaticon:资源巨头,多场景适配Flaticon 是全球知名的图标搜索引擎,资源库超 800 万,涵盖扁平化、3D、渐变等多种风格。网站支持按颜色、尺寸、风格筛选,比如做电商网站时,搜索 “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6

MergeML 2025 最新 AI 图像生成平台:多模型融合与模型合并全攻略

MergeML 2025 最新 AI 图像生成平台:多模型融合与模型合并全攻略 ? 多模型融合:解锁图像生成新境界 多模型融合是 MergeML 2025 的核心亮点之一。它就像一个超级大厨,把不同风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7

AI 照片转动漫安全吗?免费工具设备端处理,保护隐私 + 100 种风格任选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的照片变成动漫风格,不管是用来当微信头像,还是发在朋友圈、小红书上,都特别有意思。但大家肯定也会担心,用这些AI工具安全吗?隐私会不会泄露?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先来说说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