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原创和伪原创,谁是内容营销的未来?

2025-01-27| 2320 阅读

🤖 AI 原创: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


很多人对 AI 原创有误解,觉得就是机器随便凑字。真不是这样。现在好的 AI 写作工具,比如朱雀大模型,已经能理解行业术语背后的逻辑。我见过一个教育机构用 AI 写课程文案,它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调整用词,甚至能预判家长可能关心的安全问题。

这背后是大模型对海量数据的学习。它不只是记住了 "双减" 政策的条文,还能分析出政策发布后家长焦虑点的变化。上个月帮一家母婴店写公众号,AI 自动在文中加入了 "新手妈妈夜间哺乳" 这样的场景化描述,转化率比之前的人工文案高了 17%。

但 AI 原创也有明显短板。它写不出那种带着个人经历的感悟。比如同样是写旅行攻略,AI 能把路线安排得滴水不漏,却没法像人那样写出 "在雨里等了两小时看到的日出有多震撼" 这种带着体温的文字。这就是为什么高端品牌的创始人故事,至今还是得靠人来写。

📝 伪原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 "捷径"


伪原创现在有个新玩法,先扒一篇爆款文,用同义词替换工具改一遍,再用 AI 扩写。前阵子看到一篇讲 "职场沟通技巧" 的文章,开头抄的是某商学院教授的观点,中间插了几个 AI 生成的案例,结尾套了个热点事件。这种东西,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搜索引擎早就防着这手了。百度去年更新的 "飓风算法",专门抓那种段落重组、关键词堆砌的伪原创。我认识的一个美食号,就因为连续发了 20 篇改头换面的菜谱文,权重掉了一半,现在连首页都进不去。

但伪原创也不是全无用处。有些时效性强的资讯类内容,比如科技新品发布,用伪原创快速整合信息还行。前提是得加自己的解读,不能直接搬运。我之前帮一个数码博主做运营,他就擅长把外媒的评测稿拆解后,加入自己的实测数据,这种 "半原创" 反而容易出爆款。

🔍 搜索引擎早已亮出底牌


Google 的 SpamBrain 算法去年升级后,对 AI 内容的识别准确率提升了 40%。但它不是一刀切反对 AI 写的东西。官方文档里说得很清楚,只要内容对用户有价值,不管是人写的还是机器写的,都会给流量。

百度的态度更直接。今年 3 月的站长大会上,官方明确说 "用 AI 生成的垃圾内容会被重点打击"。什么是垃圾内容?就是那种没有明确观点,只是把行业术语来回说的文章。我之前优化过一个装修网站,把那些 AI 生成的 "10 个装修小技巧" 全换成带具体案例的实测文,三个月后关键词排名平均上升了 19 位。

搜索引擎现在越来越像个严格的老师。它不关心你用了什么工具写,只看你有没有真东西。那些能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 AI 原创,比如 "空调不制冷的 5 种自查方法",照样能拿到好排名。反倒是那些东拼西凑的伪原创,哪怕是人写的,也逃不过算法的眼睛。

👥 用户用点击投票的真相


我们团队做过一次用户调研,把 AI 写的和人写的产品说明混在一起让用户选。结果很有意思:25 岁以下的用户对 AI 内容接受度高,只要信息准确就行;35 岁以上的用户更在意文字里的 "人情味",他们能明显感觉到哪些文章是 "走心" 的。

跳出率数据更能说明问题。AI 原创的文章,平均跳出率比人工写的高 8%。但如果是那种需要快速获取信息的内容,比如 "社保转移流程",AI 文章的完成阅读率反而更高。这说明用户不是排斥 AI,是排斥没价值的内容。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带个人经历的 AI 改写文,效果比纯 AI 原创好。上个月帮一个健身教练做小红书,把他的训练笔记用 AI 整理成图文,保留了 "某次带学员减肥时遇到的平台期" 这种真实故事,点赞量比纯 AI 写的健身干货高 3 倍。

🚀 未来三年的清晰走向


内容生产会形成分层。时效性强的资讯类内容,比如股市行情、赛事结果,会被 AI 垄断。这些内容用户只看准确性和速度,没人在乎是谁写的。现在很多财经 APP 的快讯,已经是 AI 自动生成后直接发布了。

中高端内容会是 "人机协同" 的天下。我见过一个汽车测评号的流程:AI 先整理车型参数和用户投诉数据,编辑再加入自己的试驾体验和行业内幕。这种内容既有数据支撑,又有独家观点,想不火都难。

伪原创会逐渐被淘汰。不是因为搜索引擎打击,而是用户越来越聪明了。现在的读者刷文章跟刷短视频一样快,一眼就能看出内容是不是敷衍。上周分析一个美妆号的数据,发现他们那些 "换汤不换药" 的产品评测,评论区全是 "又是抄的吧" 这种留言。

真正的机会在垂直领域的 AI 训练。有个做宠物殡葬的客户,他们用行业数据训练的 AI,写出来的文章能准确提到 "宠物骨灰钻石的制作周期" 这种细节,普通 AI 根本写不出来。这种有行业壁垒的 AI 原创,才是未来能赚到钱的方向。

其实不管是 AI 原创还是伪原创,最终拼的都是内容价值。用户打开一篇文章,是想解决问题、获得启发,或者单纯找乐子。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内容,不管用什么工具写的,都会有市场。那些只想走捷径的,迟早会被行业淘汰。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3-16

壹伴AI续写+扩写+缩写功能全面解析

📝 壹伴 AI 功能初印象:从插件到智能助手的进化​壹伴作为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老牌插件,一直以轻量化工具属性见长。从最初的排版美化、多账号管理,到后来的热点追踪、数据统计,一步步渗透到内容生产的各个环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04

公众号冷启动的秘密:不是内容,而是第一批高质量的种子用户

🤔 别再被 "内容为王" 骗了 —— 冷启动的真相藏在这里 做公众号的都听过一句话:"内容为王"。可实际操作起来你会发现,那些熬夜写的深度文,发出去只有几十个阅读,点赞评论更是寥寥无几。这时候你开始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14

“看一看”分发流量池的社交裂变玩法,如何让粉丝帮你引爆推荐?

📊 先搞懂 “看一看” 的流量分发逻辑,不然裂变都是瞎忙活 “看一看” 的推荐机制和朋友圈、公众号不一样,它更像个 “兴趣匹配池”。系统会先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星标公众号、好友互动行为打标签,再把内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17

“看一看”推荐池的社交裂变玩法,如何让粉丝帮你引爆公域流量?

📌“看一看” 推荐池的流量逻辑,你真的懂吗?​玩 “看一看” 推荐池,得先摸透它的脾气。这个池子里的内容,不是随便发就能被推的。它背后有套算法,会根据内容的社交属性、互动数据和用户标签来排序。简单说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07

如何优雅地向朋友推荐你的公众号托管服务?

🍵 先聊现状,再谈方案 —— 聚会时的自然切入法 和朋友聚餐聊到工作近况时,最适合提托管服务。比如对方抱怨 “最近公众号更新太耗精力,经常断更”,别急着接话推荐,先共鸣几句 “我前阵子也这样,每次写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18

AI选题工具有哪些?解决头条号创作者的选题焦虑问题

🔥 3 大核心工具 + 2 种实战策略,彻底终结头条号选题焦虑! 作为深耕自媒体运营 8 年的老司机,我太懂头条号创作者的痛了 —— 每天盯着后台数据发愁,看到别人爆款不断自己却连选题都难产。但现在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07

搞懂论文查重收费模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计费方式

🔍 搞懂论文查重收费模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计费方式 写论文的时候,查重费用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现在市面上的查重平台那么多,收费模式五花八门,稍不注意就容易踩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到底怎么选才能既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27

免费查重软件的算法逻辑|了解其原理才能更好规避风险

查重软件的算法逻辑其实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把你的文章和现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重复的地方。不过,免费查重软件的算法可能存在一些漏洞,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格外小心。 🔍 免费查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