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告诉你:ChatGPT和DeepSeek哪个更能理解复杂的写作指令?

2025-04-22| 5352 阅读

📝 先说说测试的 “刁钻” 程度:我是怎么设计复杂指令的?


这次测试没打算走寻常路。毕竟要比 “理解复杂指令”,太简单的任务看不出差别。我特意设计了三个层级的指令,一层比一层绕。

基础层是 “带 5 个约束条件的短文”。比如让写一篇 300 字的宠物用品测评,要求必须提到 “猫咪应激反应”、“成分安全性”、“三个月幼猫适用”、“性价比高于同价位 30%”、“结尾引导关注公众号”。这种指令不算难,但能看出 AI 对多条件的覆盖能力。

进阶层是 “多场景嵌套指令”。比如 “以美食博主身份,用四川方言写一篇火锅探店文,中间要插入 3 个网络热梗,结尾必须自然过渡到‘冬天适合吃火锅的 3 个医学依据’”。这里面藏着身份、语言风格、内容元素、专业知识四个维度的交叉要求。

地狱层就更狠了 ——“跨领域逻辑链指令”。让写一篇 “结合量子物理基础概念,分析传统手工艺传承困境” 的议论文,要求 “用 3 个类比句串联,每个论点后必须有具体案例,且全文不能出现‘传统’‘现代’这两个词”。这种指令不仅考验拆解能力,还得处理完全不相关领域的融合。

为啥这么设计?因为真实工作里,我们给 AI 的指令往往就是这么拧巴。老板要的方案可能既得专业又得通俗,既要有数据又得有情怀。能把这种 “矛盾指令” 理顺,才叫真本事。

🔍 第一回合:基础约束的 “漏项率” 对比,结果有点意外


先看基础层的表现。给两个 AI 发了同样的 5 约束指令,结果差异比我想的明显。

ChatGPT 的完成度是 85% 左右。5 个约束里,它漏了 “性价比高于同价位 30%” 这个点,其他四个都提到了。但有意思的是,它在 “猫咪应激反应” 这块加了段额外解释,说 “幼猫换环境时容易应激,这款用品的静音设计能减少刺激”—— 相当于在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做了延伸。

DeepSeek 则是 100% 覆盖了 5 个约束。不过读下来有点 “硬凑” 的感觉。比如提到公众号引导时,直接加了句 “想知道更多就关注吧”,和前文的测评语气不太搭。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生硬塞进去的。

我又换了个主题测试,这次是写旅游攻略,带 6 个约束。结果差不多:ChatGPT 偶尔漏一个次要约束,但内容流畅度高;DeepSeek 全中,但部分地方显得刻意。后来发现,DeepSeek 对 “必须包含” 的关键词敏感度极高,但对 “如何自然包含” 的理解稍弱。ChatGPT 则更倾向于先保证整体通顺,偶尔会牺牲个别细节。

💻 第二回合:多场景嵌套测试,看谁不 “翻车”


进阶层的 “方言 + 热梗 + 医学知识” 指令,把两个 AI 都难住了,但方式不一样。

ChatGPT 写的四川方言版火锅文,前半段还挺像回事,“毛肚七上八下烫起才巴适” 这种表达没问题。但到了插入热梗环节就露馅了,把 “绝绝子” 说成 “这个毛肚绝绝子得很”,明显是普通话直译,不符合方言语境。最后的医学依据部分倒是写得挺准,提到 “辣椒素促进血液循环”、“热汤缓解关节不适”,但和前文的衔接很突兀。

DeepSeek 的方言味稍弱,更像是带点四川话词汇的普通话。但热梗插入得很自然,比如形容鸭肠新鲜时说 “这脆度,简直是火锅界的显眼包”,既贴合网络语境又不生硬。可惜医学部分拉垮了,把 “冬天吃火锅的好处” 写成了 “吃辣能减肥”,明显偏离了 “医学依据” 的要求,像是没太理解这个子指令的核心。

后来我又试了 “职场博主 + 文言文 + 数据分析” 的混合指令。发现 ChatGPT 在 “身份一致性” 上更强,从头到尾都像个职场博主在说话;DeepSeek 则更容易在切换内容模块时 “跑题”,但对冷僻要求(比如文言文的用词)执行得更到位。

📚 第三回合:专业领域的 “跨次元” 理解,差距开始拉大


地狱层的 “量子物理 + 传统手工艺” 指令,堪称照妖镜。

ChatGPT 的处理方式很聪明。它先把量子物理里的 “叠加态” 类比成 “手工艺人既守旧又创新的状态”,用 “薛定谔的猫” 类比 “市场对传统技艺的未知态度”。三个类比都挺贴切,案例也选得准,比如用景德镇陶艺家的故事说明 “观测者效应” 对传统工艺的影响。虽然全文没提 “传统”“现代”,但意思全表达到了,逻辑链也完整。

DeepSeek 在这里明显吃力。它试图把 “量子纠缠” 和 “师徒传承” 绑在一起,但类比得很牵强,说 “就像两个粒子无论相距多远都有联系,师傅和徒弟的心也是这样”。案例部分更是混乱,举了剪纸艺术的例子,却没和量子概念结合起来,看得出来它没完全吃透 “跨领域融合” 的核心要求。

我又换了个 “心理学 + 烹饪” 的跨界指令,结果类似。ChatGPT 能找到两个领域的深层关联,比如用 “心流理论” 解释烹饪时的专注状态;DeepSeek 则更像是把两个领域的内容简单拼接,缺乏真正的融合。

🎯 实测结论:该选哪个?看你的具体需求


如果你的工作是日常文案、多约束但不复杂的写作,比如电商详情页、活动推文,DeepSeek 可能更合适。它对 “必须包含 XX” 的指令执行得更死,不容易漏关键信息,虽然偶尔有点生硬,但改改就能用。

要是常写复杂逻辑的内容、跨领域创作、需要自然流畅度的文字,比如深度报道、创意文案、专业分析,ChatGPT 的理解能力更胜一筹。它不是完美的,偶尔会漏细节,但整体的完成度和内容质感明显更高。

还有个小发现:当指令里出现 “不要 XX” 这种否定性要求时,ChatGPT 更容易避开,DeepSeek 偶尔会 “忘记”。比如让写一篇 “不提价格但暗示高端” 的奢侈品文案,ChatGPT 全程用 “匠心”“限量”“专属” 这类词,DeepSeek 却在结尾冒了句 “物有所值”,差点破功。

当然,这只是我基于这些测试的结论。实际用的时候,还得看你手头的具体任务。毕竟 AI 这东西,就像工具,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1-11

ai 论文模板与传统模板对比:2025 最新学术论文结构怎么调整更合规?

现在学术圈都在讨论 AI 论文模板和传统模板的区别,尤其是 2025 年论文结构调整的新要求。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看看 AI 模板到底有啥不一样,结构调整又该怎么应对。 📝 传统模板 VS AI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21

如何选择可靠的 AI 文章检测工具?专业指南助你决策

🌟 如何选择可靠的 AI 文章检测工具?专业指南助你决策 在 AI 生成内容爆发的今天,选择一款可靠的 AI 文章检测工具就像给内容上了一道 “安全锁”。无论是学生、自媒体人还是企业内容创作者,都需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02

公众号选题方法分享,热点驱动与用户需求结合落地

🔥 凌晨 3 点追热点的血泪教训:别让爆款只活 72 小时 上周三那个明星塌房事件,我亲眼见着三十多个同行冲进热点池。有个美妆号硬是把 “塌房” 和 “卸妆” 扯在一起,阅读量是爆了,可评论区全是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20

公众号AI排版哪个好?对比分析,帮你找到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在公众号运营中,排版是决定内容传播效果的关键一环。AI 排版工具的出现,让运营者从繁琐的格式调整中解放出来,把精力聚焦在内容创作上。但市面上工具众多,功能和价格差异大,怎么选才能既高效又划算? 🚀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15

AI写作的生硬感如何避免?从prompt优化到后期润色的完整流程

📝 prompt 优化:给 AI 画好「写作坐标系」​很多人用 AI 写东西,总觉得出来的文字像白开水,没味道。问题往往不在 AI,而在你给的指令太模糊。就像你让厨师做菜只说 “弄点好吃的”,端上来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8

FusionAI 创意提示生成对比传统工具:2025 最新 AI 灵感激发方案

FusionAI 创意提示生成对比传统工具:2025 最新 AI 灵感激发方案 在创意产业中,灵感的迸发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传统工具虽然功能强大,但在激发创意和实时反馈方面存在局限性。随着人工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7

AI 内容生成平台推荐:GhostPosts.ai 如何生成高质量社交媒体内容?

? 精准定位:GhostPosts.ai 如何成为社交媒体内容生成的「隐形写手」 在社交媒体运营的战场上,内容创作的速度和质量往往决定了品牌的竞争力。GhostPosts.ai 作为一款专注于道德和针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3

Robotalk AI 虚拟角色怎么选?跨行业专业建议获取方法 2025

?明确使用场景:从需求出发选角色 在选择 Robotalk AI 虚拟角色时,先明确使用场景是关键。比如,如果你是想找一个能陪你聊天解闷的虚拟伙伴,那像 “温柔男大”“甜美妹妹” 这类情感陪伴型角色就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