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懂 DeepSeek 商业计划书 prompt 的底层逻辑
想让 DeepSeek 写出能用的商业计划书,先得明白 prompt 的核心作用。它不是简单扔一句 “写个商业计划书” 就完事,而是要给 AI 画好 “作战地图”—— 你要什么结构、包含哪些数据、侧重哪个方向,都得说清楚。
举个例子,同样是做餐饮创业的商业计划书,给投资人看和给内部团队看的版本天差地别。给投资人的得突出盈利模型和回本周期,给团队的得细化执行步骤和分工。这时候你的 prompt 就得带着这些倾向性,不然 DeepSeek 很可能给你一份 “四不像” 的通用模板。
还有个关键点,DeepSeek 虽然能处理复杂指令,但它没办法 “猜” 你的心思。你要是不提 “需要包含市场调研数据”,它可能就用笼统的行业趋势凑数;你不说 “要分析竞争对手优劣势”,它大概率一笔带过。所以 prompt 里必须把 “硬性要求” 列清楚,比如 “必须包含 3 年财务预测表”“需对比至少 2 个同类项目”。
🔑 写好 prompt 的 5 个核心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明确使用场景。你得在开头就告诉 DeepSeek,这份商业计划书是给谁看的 —— 是拿去找天使投资的,还是给银行贷款用的,或者是公司内部战略规划?不同场景的侧重点完全不同。给投资人的要突出增长潜力,给银行的要强调偿债能力,内部用的要落地到具体动作。
第二个要素是框定核心模块。商业计划书的常规模块有公司概述、市场分析、产品服务、运营计划、财务预测这几块,但不是每个模块都得详写。比如科技类项目,你就得让 prompt 里强调 “技术壁垒” 和 “研发进度”;传统行业可能更看重 “供应链管理” 和 “成本控制”。你可以直接列个清单:“必须包含:1. 目标用户画像 2. 前两年营收预测 3. 核心团队成员背景”。
第三个要素是注入行业特性。别让 AI 写出来的东西像白开水,得带着行业烙印。做新能源项目的,prompt 里要提 “政策补贴影响”“电池技术迭代风险”;搞跨境电商的,得说清 “物流时效要求”“海外仓布局规划”。你甚至可以加一句 “参考 2024 年该行业头部企业的商业计划书框架”,让输出更贴近实际。
第四个要素是设定输出格式。有的人喜欢 Word 式的段落文本,有的人需要 PPT 式的要点罗列,还有人想要 Excel 式的财务表格。你在 prompt 里可以直接说 “用三级标题分点撰写,每个模块不超过 800 字,财务部分单独用表格呈现”。格式越具体,你后期修改的工作量就越小。
第五个要素是补充约束条件。比如 “避免使用模糊词汇,所有数据需标注来源或计算逻辑”“竞争对手分析部分要包含 3 家上市公司的具体数据对比”。这些约束能帮你过滤掉 AI 容易犯的 “空话病”,让内容更扎实。
📌 通用版商业计划书 prompt 模板(直接套用)
基础模板:“请以 [行业类型] 的 [项目名称] 为核心,撰写一份面向 [使用场景] 的商业计划书。需包含以下模块:1. 项目概述(不超过 300 字);2. 市场分析(含目标用户画像和竞争格局);3. 产品 / 服务说明(突出核心优势);4. 运营计划(近 1 年执行步骤);5. 财务预测(未来 3 年营收、成本、利润表);6. 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案。要求:语言简洁专业,数据部分需给出合理假设依据,重点突出 [核心亮点,如技术创新 / 独家资源等]。”
融资专用版:“帮我写一份用于 [种子轮 / 天使轮] 融资的商业计划书,项目是 [具体业务]。投资人关注重点:1. 团队是否有行业经验;2. 产品落地进度;3. 如何实现盈利;4. 本轮融资用途及资金分配比例。请按照‘问题 - 解决方案 - 市场规模 - 商业模式 - 数据支撑 - 融资需求’的逻辑撰写,其中商业模式部分需包含客单价、获客成本、复购率等关键指标的测算。”
内部规划版:“针对 [公司名称] 的 [新项目],写一份供内部决策参考的商业计划书。需详细说明:1. 项目启动的必要性(对比现有业务的补充性);2. 所需资源(人力、资金、技术);3. 各部门协作流程;4. 阶段性目标(含可量化的 KPI);5. 失败风险及止损机制。语言风格偏向务实,少用行业术语,重点写清楚‘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 分行业 prompt 调整技巧(附案例)
科技类项目得强调技术壁垒。比如 AI 领域的 prompt 可以加一句:“需详细说明算法迭代路线,对比当前市场主流技术的优劣势,列出已申请或计划申请的专利情况”。新能源项目则要提 “政策窗口期分析” 和 “供应链稳定性方案”。
餐饮零售类要突出坪效和供应链。可以写:“包含单店盈利模型测算(租金、人力、食材成本占比),供应链半径规划,以及会员体系设计(储值方案、复购激励)”。别忘了加一句 “参考同城市同类型连锁品牌的扩张路径”。
跨境类项目必须带地域特性。比如做东南亚跨境电商的 prompt:“需分析目标国家(如印尼 / 越南)的物流时效、支付习惯、关税政策,对比 Lazada 和 Shopee 平台的运营差异,给出选品策略和本地化营销方案”。
💡 让 DeepSeek 输出质量翻倍的 3 个进阶技巧
分阶段提问比一次写完效果好。先让 AI 出框架:“给我一份跨境电商商业计划书的详细目录,每个一级标题下列出 3-5 个二级要点”,等框架没问题了,再逐个模块细化:“基于刚才的目录,完善‘市场分析’部分,重点写东南亚美妆市场的用户年龄分布和消费频次”。
用 “反向指令” 规避常见问题。比如你发现 AI 写的财务预测太乐观,就加一句:“所有营收预测需保守估算,假设获客成本比行业平均高 20%,计算最坏情况下的现金流”。担心竞争分析不够深入?可以说 “必须指出至少 3 个项目的致命短板,以及我们如何规避”。
加入 “参考样本” 提示。如果有同类优质商业计划书的结构,可以说:“参考 [知名公司] 在 [年份] 的融资商业计划书框架,但需适配我们 [初创 / 中型企业] 的规模,去掉不相关的集团战略部分”。要是没有具体样本,也可以说 “模仿 36 氪报道过的同类融资案例的叙事逻辑”。
❌ 最容易踩的 5 个 prompt 大坑(避坑指南)
别让 AI “自由发挥” 结构。有人喜欢说 “你随便写个商业计划书就行”,结果出来的东西可能缺关键模块,比如忘了写风险评估,或者把财务部分一笔带过。一定要在 prompt 里列清楚 “必须包含 XX 部分”,宁多勿少。
数据维度不能模糊。写 “市场规模很大” 不如写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规模约 800 亿元,年增速 35%,我们计划占据其中 5% 的份额”。给 AI 具体的数据锚点,它才不会瞎编。
别忽略 “受众画像”。给高校科研团队看的商业计划书和给传统制造业老板看的,语言风格和侧重点完全不同。前者可以多讲技术细节,后者得用 “投入 100 万,3 年赚 200 万” 这种直白表述。
避免 “万能模板” 思维。同是科技行业,硬件和软件的商业计划书差异极大。做硬件的得写清楚代工厂选择和良品率控制,做软件的要突出用户增长曲线和 API 接口合作。必须根据项目特性调整模块权重。
写完别急着用,先做 “反向检查”。拿着 AI 输出的内容对照你的 prompt,看有没有遗漏的模块,数据部分是否符合要求。比如你要求 “包含 3 年财务预测”,结果 AI 只写了 2 年,就得补充一句:“按照之前的逻辑,补全第三年的财务数据,假设营收增长率比第二年下降 5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