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AI写作模型深度评测|原创文章Prompt指令效果如何?|对比ChatGPT

2025-06-04| 2280 阅读

🌱 DeepSeek AI 写作模型基础性能初探

要聊一款 AI 写作模型,先得扒扒它的 “硬件配置”。DeepSeek 的训练数据覆盖了中英文多领域文本,从公开资料看,其语料库包含大量专业文献、新闻报道、小说散文等。参数规模虽未完全公开,但实测下来处理日常写作任务时,对上下文的理解能维持在 800 字左右的有效记忆,比某些只能记住三五百字的模型要靠谱些。
响应速度是个直观感受。在相同网络环境下,输入 300 字以内的指令,DeepSeek 平均响应时间在 2 - 3 秒,比 ChatGPT 3.5 版本快约 0.5 - 1 秒,但比 GPT - 4 Turbo 略慢。不过在生成长文时,比如 2000 字以上的稿件,它的中途卡顿概率要低于 ChatGPT,连续输出的稳定性值得肯定。
兼容性方面,DeepSeek 对主流写作场景的适配做得还算到位。不管是微信公众号推文、小红书文案,还是学术论文初稿,都能识别对应的格式要求。测试时让它生成带 emoji 的小红书笔记,它能自然地在段落中插入合适的表情符号,不会像某些模型那样硬邦邦地堆在句首。
但有个细节得提一下,当输入包含多语言混杂的指令时,比如中英夹杂的需求,DeepSeek 偶尔会出现翻译腔残留。比如让它 “用‘今天天气不错,去 park 散步’为开头写一段随笔”,它生成的内容里会出现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 path 上” 这种不自然的表达,ChatGPT 在这方面的处理会更流畅。

📝 Prompt 指令响应效果实测

针对不同复杂度的指令,DeepSeek 的表现呈现明显差异。先看简单指令,比如 “写一段关于春天的 50 字描写”,它能快速生成 “春风拂过,柳枝抽出嫩芽,桃花粉得像姑娘的脸颊,燕子衔着泥掠过湖面,春天就这样悄悄来了”。这段文字意象完整,语言也算生动,和 ChatGPT 的输出质量不相上下。
中等复杂度的指令,比如 “以‘深夜书房’为场景,写一段包含悬疑元素的开头”,DeepSeek 的发挥开始出现波动。某次输出是 “台灯的光晕里,钢笔在纸上划出沙沙声。突然,书架后传来一声轻响,我转头时,只看到窗帘在夜风里晃了晃”。这段悬念设置还算合格,但换一次生成,可能会出现 “深夜的书房很安静,我在看书,然后听到了声音,有点害怕” 这种过于直白的表达,稳定性不如 ChatGPT。
复杂指令的处理最能看出模型的功底。测试用的指令是 “写一篇关于‘AI 伦理’的议论文提纲,要求包含 3 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附带 2 个案例”。DeepSeek 给出的第一个分论点是 “AI 决策的公平性问题”,案例举了招聘 AI 对女性的歧视和贷款 AI 对低收入群体的偏见,还算贴切;但第二个分论点 “AI 创作的版权归属” 里,案例居然重复使用了同一篇 AI 绘画侵权事件,明显是素材调用出现了混乱。
反观 ChatGPT,在处理同样的复杂指令时,不仅分论点逻辑更清晰,案例也更具代表性,比如用 “AI 生成音乐侵犯作曲家版权” 和 “AI 写小说与人类作者的权益纠纷” 来支撑版权论点。这说明在指令拆解和素材匹配的深度上,DeepSeek 还有提升空间。
另外,对于带有明确风格要求的指令,比如 “模仿鲁迅的文风写一段关于城市喧嚣的文字”,DeepSeek 能捕捉到 “冷峻、克制” 的特点,写出 “这城市的喧嚣,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割着人的耳朵。来往的车,来往的人,都在叫,却不知道在叫些什么”。但比起 ChatGPT 那种连句式节奏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的输出,还是少了点 “魂”。

✍️ 原创性表现深度剖析

原创性是 AI 写作的生命线,这方面 DeepSeek 的表现有点让人喜忧参半。用专业查重工具检测它生成的 10 篇不同主题短文(每篇 800 字左右),结果显示重复率在 3.2% - 8.7% 之间,平均 5.4%,这个数据优于某些同类模型,但比 ChatGPT 的平均 3.1% 还是稍逊一筹。
深入分析重复内容的来源,发现大多集中在常识性描述上。比如写 “智能手机发展史” 时,会出现 “2007 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 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 这样的句子,和网上常见表述高度相似。但在观点输出层面,它的原创性值得肯定。比如讨论 “短视频对阅读的影响”,它提出 “短视频不是阅读的敌人,而是阅读形式的补充,关键在于建立‘碎片化吸收 + 系统化工整理’的学习闭环”,这个视角在现有文献中并不多见。
不过有个问题得注意,当输入的 Prompt 包含具体数据或引文要求时,DeepSeek 偶尔会 “编造” 信息。测试时让它 “引用 2024 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数据写一段分析”,它给出 “据 CNNIC 2024 年报告,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达 5.8 亿,同比增长 12.3%”,但实际 2024 年的官方数据是 5.3 亿,增长 8.7%。这种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的情况,在 ChatGPT 中也存在,但概率要低一些,尤其是 GPT - 4 版本,对数据的准确性把控更严。
从内容独特性来看,DeepSeek 在生成故事类文本时表现亮眼。给它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 “老人、旧钟表、穿越时空”,它能写出 “李大爷摩挲着柜台上的旧座钟,指针突然倒转,玻璃罩里飘出年轻时老伴的声音:‘你说过退休就陪我去看海呢’” 这样充满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段落,而且情节走向和常见的穿越故事不太一样。

🆚 与 ChatGPT 的核心差异对比

从定位来看,DeepSeek 更像是 “专精型选手”,在中文场景下的细节处理上有优势。比如写古诗词赏析,它能精准解读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中 “听” 与 “卖” 的动静结合手法,用词比 ChatGPT 更地道,还能顺带提及陆放翁的创作心境与南宋社会背景的关联,这可能和它的训练数据中中文古籍占比较高有关。
ChatGPT 则是 “全能型选手”,在跨语言处理和知识广度上更胜一筹。让两者都写一段 “用英语介绍中国二十四节气”,DeepSeek 的翻译腔比较明显,比如 “Spring Equinox means day and night are equal”,而 ChatGPT 会用更自然的表达:“During the Spring Equinox, day and night stand in perfect balance across the globe”,还能补充 “this tradition dates back over 2,000 years” 这样的背景信息。
在处理长文本的逻辑连贯性上,ChatGPT 的优势很明显。写一篇 3000 字的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综述,ChatGPT 能始终围绕 “诊断、治疗、伦理” 三个主线展开,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比如从 “AI 辅助诊断的优势” 转到 “治疗方案优化” 时,会用 “诊断是前提,治疗则是 AI 介入医疗的更深层次体现” 来衔接。
DeepSeek 写长文时,偶尔会出现逻辑跳跃。比如前面在讲 “AI 在癌症筛查中的应用”,突然跳到 “AI 在制药领域的突破”,中间缺少必要的过渡,需要用户多次用 Prompt 引导才能回到主线。不过这种情况在它的最新版本中有所改善,据官方说优化了长文本的注意力机制。
响应成本也是不能忽视的差异点。DeepSeek 的免费额度更高,基础功能完全能满足日常写作需求,高级功能的付费套餐比 ChatGPT 便宜约 30%。对于预算有限的个人用户或中小企业来说,性价比更高。但 ChatGPT 的生态更完善,和各种写作工具、插件的兼容性更好,比如能直接接入 Notion、Word 等软件,提升工作流效率。

🎯 适用场景与使用建议

如果是做中文内容创作,比如公众号推文、小红书文案、中文小说初稿,DeepSeek 值得优先考虑。它对网络流行语、方言词汇的理解更到位,写出来的东西 “接地气”。比如让它写一段 “东北话版的美食推荐”,它能写出 “那锅包肉,外酥里嫩,酸甜口儿贼拉正,就着大米饭能造三碗”,这种表达的 “内味儿”,ChatGPT 很难拿捏得这么准。
处理简单信息整合类任务,比如整理会议纪要、汇总新闻要点,DeepSeek 的效率很高。给它一段两小时的会议录音转写文本,它能在 3 分钟内提炼出核心决议、责任人、时间节点,格式还能自定义,比人工整理快至少 10 倍。而且它生成的纪要语言简洁,没有冗余信息,这点比 ChatGPT 强,后者有时会加入过多解释性内容。
但如果涉及专业领域深度写作,比如学术论文、行业分析报告,还是建议用 ChatGPT,尤其是 GPT - 4。测试时让两者写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风险分析”,ChatGPT 能从技术漏洞、法律监管、市场波动等多个维度展开,还能引用具体的案例(如某跨境电商区块链项目的违约事件)进行佐证,逻辑严密,专业性强。
DeepSeek 在这类任务中,虽然也能列出风险点,但分析不够深入,比如只说 “存在技术风险”,却讲不清楚具体是共识机制漏洞还是智能合约缺陷,显得有点 “隔靴搔痒”。
使用 DeepSeek 时,有几个小技巧能提升效果。Prompt 要尽量具体,不要说 “写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而应该说 “写一篇适合大学生的云南一周游攻略,包含预算、必去景点、避坑指南,语言活泼点”。参数设置上,把 “创造力” 调到 70% - 80% 比较合适,太低会显得死板,太高则容易偏离主题。
另外,要警惕它的 “自信偏差”。如果它生成的内容里有不确定的信息(比如数据、引文),一定要手动核实。可以用 “请提供你引用数据的来源” 这样的 Prompt 追问,如果它支支吾吾说不出具体出处,那大概率是编的。

📌 综合评价与未来展望

总的来说,DeepSeek AI 写作模型是一款有潜力的工具,尤其在中文场景下,它的表现可圈可点。优势集中在中文细节处理、响应速度、成本控制这几块,对于日常写作、简单创作任务来说,足够好用。但在逻辑深度、知识准确性、跨语言能力上,和 ChatGPT 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 GPT - 4 版本,综合实力确实更强。
从发展趋势看,DeepSeek 的迭代速度很快。对比它半年前的版本,现在在长文本逻辑、原创性上的进步肉眼可见。如果能在数据准确性和专业知识深度上持续优化,未来有望成为中文 AI 写作领域的 “头部选手”。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必要非此即彼,最好是 “双剑合璧”。用 DeepSeek 处理中文场景的快速创作、简单整合任务,用 ChatGPT 应对专业写作、跨语言需求,这样能最大化 AI 写作的效率。毕竟工具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
最后想说,AI 写作模型再强,也只是辅助工具。真正能让内容发光的,还是人的思想和情感。不管是 DeepSeek 还是 ChatGPT,都替代不了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对人性的洞察。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和它们 “合作”,让 AI 成为笔下的 “助推器”,而不是 “替代品”。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4-19

今日头条 AI 检测规则 2025:灵犬 3.0 功能详解

🐕 灵犬 3.0 的核心升级:从内容过滤到智能引导 2025 年的内容创作环境,早已不是简单的 “流量争夺” 游戏。随着《互联网平台数据互通白名单》的落地,站外引流行为直接触发 “数字指纹冻结”,创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20

公众号爆文写作与运营方法全攻略,2025最新内容变现秘籍

🌟 公众号爆文写作与运营方法全攻略,2025 最新内容变现秘籍 做公众号这事儿,在 2025 年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现在平台算法就跟变魔术似的,推荐机制改得让人眼花缭乱。咱得紧跟形势,不然辛辛苦苦写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21

2025年公众号算法新变化:普通创作者如何抓住推荐量红利?

🔍 算法大变天:从订阅到推荐的流量重构 这两年公众号的推送机制可真是来了个大转弯。原来大家拼了命涨粉,觉得粉丝多了阅读量就有保障,现在可不是这么回事儿。现在就算你是个刚起步的新号,只要内容能被算法看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6

Heroicons 移动端优化全攻略:响应式图标设计与性能提升

移动端的界面设计,图标是相当关键的一环。Heroicons 作为 Tailwind CSS 官方推出的开源矢量图标库,凭借简洁的设计和灵活的适配性,在移动端开发中备受青睐。不过,想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5

猫狸盘搜 vs 盘多多:2025 网盘搜索工具对比分析

网盘搜索工具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各种资源。猫狸盘搜和盘多多都是比较知名的网盘搜索工具,它们各有特点,今天咱们就来详细对比分析一下。 资源覆盖范围 猫狸盘搜支持阿里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0

神策数据智能运营 VS 传统工具:AI 分析提升转化率与用户留存率

? 数据处理:从滞后统计到实时智能 传统工具的数据处理就像慢半拍的老相机,总是等事情发生了好一会儿,才能把数据整理成报表。比如说,用户上周在 APP 里点了多少次某个按钮,可能要等到这周中间才能看到数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2

AIGC 技术赋能有言 3D 平台:实时渲染 + 文本转视频,政务传播咋降制作门槛?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政务传播面临着如何提升效率、降低制作门槛的挑战。AIGC 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有言 3D 平台结合实时渲染和文本转视频功能,正在重塑政务传播的内容生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5

2025 新版 AiCogni 平台体验:自适应学习路径与传统培训对比,优势在哪?

? 2025 新版 AiCogni 平台体验:自适应学习路径与传统培训对比,优势在哪? ? 背景与核心差异 在 2025 年的教育与培训领域,自适应学习路径和传统培训模式的对比愈发明显。传统培训模式,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