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rompt到原创内容:一个完整的AI写作工作流指南

2025-06-07| 5058 阅读

📝 第一步:把 Prompt 磨成 “精准导航”

写 prompt 最忌讳的是 “想当然”。你以为说 “写一篇关于职场沟通的文章” 就够了?AI 可猜不透你要写给实习生还是部门主管,是想讲沟通技巧还是避坑指南。精准的 prompt 得像 GPS 导航,连转弯角度都标清楚
比如要写一篇 “0 基础学 Python” 的入门文,差劲的 prompt 是 “写 Python 入门”。像样的 prompt 得是 “给完全没接触过编程的职场人写一篇 Python 入门文,重点讲 3 个最实用的基础语法,用‘每天花 20 分钟’的碎片化学习视角,例子要结合 Excel 数据处理场景,语言得像同事聊天一样接地气”。
这里有个小技巧,加一句 “用自己的话重新解释专业术语”,能避免 AI 掉书袋。还有,别指望一次就完美,写完先让 AI 生成一段,不对路就补一句 “刚才那段太学术了,换成抖音小视频的口语风格”,多试两次比死磕 prompt 初稿管用。

🔍 第二步:给 AI “划重点” 而非 “开盲盒”

选 AI 工具不用太纠结,主流的那几个各有侧重。但不管用哪个,都别直接甩过去 prompt 就等着收货。得先给 AI 圈定 “信息边界”,不然它很可能给你掺一堆过时数据。
比如写 2024 年的新能源汽车测评,最好在 prompt 里加一句 “只引用 2023 - 2024 年发布的车型数据,忽略停产车型”。如果涉及地域信息更要注意,像 “只讲北京地区的充电桩政策” 比单纯说 “充电桩政策” 靠谱多了。
生成内容后先扫一遍有没有 “假大空”。AI 特别爱说 “据相关研究表明” 这种话,碰到就得逼它说清楚是哪个机构的研究,哪年发布的。发现数据不对劲别慌,复制那段话回给 AI:“这个数据和工信部最新发布的不一样,按 2024 年 3 月的数据改”,它会乖乖修正的。

✂️ 第三步:给 AI 初稿 “动大手术”

拿到 AI 写的东西,先别急着夸。那些长到能绕地球一圈的句子,读着都喘不过气,必须拆成短句子。比如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年来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以及算力的持续提升而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成 “这两年人工智能火起来了。算法变好了,算力也够了,各行各业都在用”,是不是顺耳多了?
原创性藏在细节里。AI 写咖啡测评只会说 “口感醇厚”,你得加一句 “喝到第三口的时候,舌根会泛起一丝焦糖的甜,就像小时候吃的太妃糖”。这种个人化的感受是 AI 仿不来的。还有,把 AI 里 “百分之八十的用户认为” 改成 “上周我在社群里问了 30 个老用户,24 个都提到”,一下子就真实了。
逻辑断层是 AI 的老毛病。前面说 “这款手机续航强”,后面突然跳到 “拍照功能棒”,中间得补一句 “续航给力的同时,拍照也没落下”。发现段落太长就拆,每段别超过三行,手机上读着不累。

🔑 第四步:给内容 “装” 上 SEO 引擎

关键词别硬塞,得像串珠子一样串进去。比如核心词是 “居家健身器材”,AI 可能会写 “居家健身器材有很多种”,你可以改成 “想在家锻炼?这些居家健身器材能帮上忙”。关键词出现在开头 100 字里,搜索引擎会更敏感,但别为了凑数破坏读感。

小标题里放关键词效果好。比如 “💪 居家健身器材怎么选?看这 3 点” 就比 “如何选择健身器材” 强。但别每个小标题都堆,自然分布更重要。还有,现在搜索引擎喜欢 “长尾词”,像 “小户型适合的居家健身器材” 比单纯的 “居家健身器材” 更容易获得精准流量,写的时候多琢磨用户会搜什么。

检查一下,有没有把 “它”“这个” 这种代词用滥。AI 经常偷懒,前面说过产品名,后面全用 “它” 代替,改成具体名称能让关键词密度更自然。比如 “它的续航能达 12 小时” 改成 “这款耳机的续航能达 12 小时”,既清晰又重复了关键词。

🧐 第五步:用 “反 AI 检测” 给内容 “换脸”

现在的 AI 检测工具特贼,专挑那些 AI 爱用的词下手。像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 这种词,赶紧换成 “这么说吧”“其实啊”。长句短句混搭着来,比如先写一句 “这款 APP 的界面设计很简洁,主色调是淡蓝色,按钮布局一目了然”,接着来个短的 “老人也能很快上手”。
加些 “小瑕疵” 反而更像真人写的。比如 “我觉得这个功能 —— 哦对了,安卓版和 iOS 版有点不一样 —— 安卓端多了个快捷入口”,这种突然插入的补充说明,AI 一般写不出来。还有,数字格式混着用,有时候写 “3 个”,有时候写 “三个”,别太规整。
最后通读一遍,想象自己在跟朋友聊天。哪里读着别扭就改哪里,别心疼删字。AI 写的内容像刚出炉的面包,得放凉了(改顺了)才好吃。那些读起来磕磕绊绊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容易被识别成 AI 的地方。

📈 第六步:让内容 “活” 起来的最后一步

写完别马上发,放半天再看。你会发现之前没注意到的问题,比如某段话跟主题跑偏了,某个例子不够贴切。这时候改,比发出去之后再删改强多了。
加个 “钩子” 能提高转发率。结尾别干巴巴地结束,留个问题让大家讨论,比如 “你们用 AI 写东西时,最头疼的是什么?评论区聊聊”。或者加个小福利,“想要我整理的 50 个优质 prompt 模板,点赞私信我”,互动起来内容才更有生命力。
发出去之后别不管了,看数据。哪些段落用户跳过的多,下次就写得更精简;哪个关键词带来的流量多,下次就围绕它多展开。AI 写作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工作流,才能越写越好。
【该文章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5-04

免费反 AI 检测器与付费工具对比:2025 性价比首选推荐

🔥 核心功能对比:免费工具够用吗? 先说免费工具这边,像 ZeroGPT 和 MitataAI 这些,基础的 AI 检测功能都有。ZeroGPT 每次能免费检测 15,000 个字符,也就是大概 7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21

朱雀AI检测功能详解,2025大模型文本识别与误判处理

🔍 朱雀 AI 检测功能详解,2025 大模型文本识别与误判处理 🚀 核心功能解析:从文本到图像的全方位检测 朱雀 AI 检测系统作为腾讯旗下的核心产品,在 2025 年已实现对多模态内容的精准识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10

朱雀AI文本识别技术揭秘 | 如何精准检测GPT和Claude生成内容

🕵️‍♂️朱雀 AI 文本识别技术的底层逻辑​朱雀 AI 文本识别技术能精准揪出 GPT 和 Claude 生成的内容,核心在于它吃透了 AI 与人类写作的本质差异。人类写作时,思维会有跳跃、犹豫甚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27

从0到10W+:一个普通人利用AI写作逆袭头条的真实故事

去年 3 月,我还在电子厂做质检员,月薪 4800。每天下班累得只想瘫着,刷头条时总看到别人晒收益截图,心里不是滋味。那时候从没想过,一年后的今天,我能靠头条号月入 2 万 +,单篇文章最高 127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05

AI生成小红书文案指令 Prompt Engineering 入门与进阶

🌟 入门篇:搞懂小红书文案指令的底层逻辑​写小红书文案的 AI 指令,可不是随便敲几个字就行。得让 AI 明白你到底想要啥,这就跟你跟朋友说事儿一样,说清楚了人家才好帮忙。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把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2

2025 Designify 改版亮点:智能排版与多格式导出功能详解

? 智能排版:从「人工苦力」到「创意加速器」 这次 Designify 的改版,最让我兴奋的就是智能排版功能的全面升级。过去用设计工具,光是调整元素位置、对齐、间距这些基础操作就要花掉大把时间,尤其是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6

古籍修复与扫描技术解析,Forgotten Books 免费经典旧书 19 世纪文献下载

? 古籍修复:给时光里的文字续命 从事数字资源运营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古籍在时间里慢慢 "消失"。那些泛黄的纸页、虫蛀的边缘、模糊的字迹,每一处损伤都是文明传承的缺口。说真的,每次看到图书馆里用玻璃罩保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2

Word Spinner 移动端使用指南:随时随地优化内容创作

? 基础功能速览:让内容创作触手可及 第一次打开 Word Spinner 移动端应用,你会发现界面设计相当简洁。底部菜单栏有三个主要选项卡,分别是 “新建文档”“历史记录” 和 “我的设置”。点击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