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pt 工程基础:搞懂 AI 写作的 “指挥棒”
想用好 AI 写作,先得明白 prompt 到底是个啥。简单说,prompt 就是你给 AI 的 “指令包”—— 不只是一句话的要求,而是包含主题、风格、视角、细节要求的完整指令集。AI 就像个新人写手,你说得越明白,它写出的东西就越贴近你的预期。
构成 prompt 的核心要素得记牢。首先是主题定位,得明确让 AI 写什么,是职场干货还是情感随笔;然后是受众画像,写给学生看和写给职场人看,语气和例子肯定不一样;接着是表达风格,是严肃专业还是轻松幽默;最后是细节约束,比如要不要举具体案例、控制在多少字以内。
为啥同样的主题,有人用 AI 写出的东西像抄的,有人却能出原创精品?关键就在 prompt 的 “颗粒度”。比如写 “职场沟通技巧”,模糊的 prompt 可能是 “写一篇职场沟通技巧的文章”,而精细的 prompt 会说 “针对刚入职的应届生,用 3 个真实案例讲清楚和领导汇报工作时的 3 个沟通雷区,语言要口语化,带点吐槽感”。后者写出的内容,原创性自然高得多。
刚开始学不用怕复杂,从 “三段式 prompt” 练起就行:先告诉 AI 你是谁(比如 “你是有 5 年经验的新媒体编辑”),再说明写什么(“主题是年轻人租房避坑”),最后讲清楚怎么写(“用故事开头,分 3 点讲,每点配一个网友真实经历”)。试几次就有感觉了。
✨提升 AI 写作原创性的核心 prompt 技巧
让 AI 写出独特内容,关键是在 prompt 里注入 “独家视角”。怎么操作?在指令里加入具体的身份设定和特殊经历。比如写亲子教育,别只说 “写亲子教育的文章”,换成 “你是一位带过 3 个叛逆期孩子的妈妈,结合自己孩子沉迷游戏又改正的经历,讲 3 个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AI 会自动代入这个身份,输出的内容就带上了专属印记。
加入 “反常规约束” 能避免内容同质化。大家写产品测评都习惯说优点,你可以在 prompt 里要求 “先吐槽 3 个该产品的设计缺陷,再讲 2 个让人不得不买的理由,用纠结的语气写”。这种反差感的要求,会迫使 AI 跳出固定模板,产出更有原创性的表达。
控制 AI 输出的 “细节密度” 很重要。原创内容往往赢在细节,prompt 里要明确要求具体细节。比如写旅行攻略,别说 “写一篇成都旅行攻略”,要说 “推荐 3 个成都本地人常去但游客少的小吃摊,每个摊说清楚具体位置、必点菜品、价格,以及老板的性格特点”。细节越多,AI 越难和别人的内容撞车。
用 “递进式指令” 引导 AI 深入思考。先让 AI 做基础分析,再基于分析出观点。比如写行业报告,prompt 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列出 2024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 3 个最大的技术突破;第二步,针对每个突破,分析对普通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影响,包括价格、使用成本、保养难度 3 个方面”。分步引导能让 AI 的思考更有层次,内容自然更独特。
🛠️实战:从零设计高原创性的写作 prompt
第一步,先搞清楚自己的 “写作目标”。是想涨粉、带货还是纯粹分享?目标不同,prompt 设计方向不一样。涨粉的内容要带情绪共鸣,prompt 里可以加 “让读者看完想转发到朋友圈”;带货的内容要突出痛点,指令里明确 “讲清楚不用这个产品会遇到的 3 个麻烦”。
第二步是拆解受众的 “隐性需求”。别只看表面需求,比如读者要 “减肥方法”,隐性需求可能是 “不用节食的懒人减肥法”。prompt 里要加入对隐性需求的判断,比如 “针对每天加班没时间运动的上班族,写 3 个在办公室就能做的减肥动作,强调不流汗、不耽误工作”。
然后是设计 “表达框架”。原创内容不只是观点新,结构也可以创新。prompt 里可以指定特殊结构,比如 “用‘问题 + 反转 + 解决方案’的结构写一篇关于‘早起’的文章,开头说早起的 3 个坏处,中间反转说其实是方法错了,最后给 3 个适合熬夜党的早起技巧”。结构定得巧,内容就不容易和别人重复。
最后别忘了 “语气校准”。同样的内容,语气不同原创感也不同。prompt 里加入具体的语气词和表达方式要求,比如 “写一篇职场吐槽文,多用‘踩过的坑告诉你’‘谁懂啊’这种口语,适当加几个职场黑话,但别太专业”。语气越具体,AI 的输出就越有个性。
举个完整案例:目标是写一篇关于 “租房甲醛” 的警示文,涨粉用。prompt 可以这样设计:“你是一位刚经历过租房甲醛中毒的 95 后女生,用后怕的语气写一篇文章。开头说自己搬新家后连续咳嗽的经历,中间讲 3 个检测甲醛时被中介忽悠的套路,最后提醒租房的朋友 3 个必做的检测步骤,一定要说清楚‘别信中介的检测报告’这个重点,语言像和闺蜜聊天一样,带点吐槽”。按这个指令,AI 写出的内容原创性肯定差不了。
🎯避开 prompt 设计的那些坑
新手设计 prompt 常犯的错是 “要求太宽泛”。比如 “写一篇关于养生的文章”,这种指令等于没说,AI 只能给一堆通用信息,原创性自然低。解决办法是加 “限定词”,把主题缩小再缩小,从 “养生” 到 “30 岁女性办公室养生”,再到 “30 岁女性办公室防脱发养生”,范围越具体,AI 越能聚焦输出。
别让 AI “自己做决定”。prompt 里出现 “可以”“也许”“或者” 这类词,会让 AI 陷入选择困难,输出的内容容易模糊不清。比如 “可以写几个减肥方法,也许带点饮食建议”,换成 “必须写 3 个只靠饮食的减肥方法,每个方法说明每天吃什么、吃多少,不用提运动”。明确的指令才能让 AI 精准发力。
避免 “信息过载”。prompt 不是写得越长越好,关键信息要突出。有人把背景、案例、要求堆在一起,AI 反而抓不住重点。正确做法是把核心要求前置,用短句列出。比如 “核心要求:1. 针对大学生;2. 讲 3 个兼职避坑技巧;3. 每个技巧配一个被骗案例。背景:现在很多大学生想兼职赚生活费,容易被高薪诱惑”。重点清晰,AI 输出才不会跑偏。
还有个隐藏坑是 “忽略风格一致性”。prompt 里又要严肃又要幽默,AI 会混乱。比如写职场文,要么全程吐槽,要么正经分析,别混着来。指令里明确 “全程用严肃的科普语气,不提网络热词”,或者 “从头到尾用开玩笑的方式讲,即使说缺点也要带点调侃”。风格统一,内容才显得自然原创。
最后要注意 “迭代调整”。第一次用 prompt 得到的内容不满意,别换主题,修改 prompt 再试。比如 AI 写的案例太老,下次 prompt 里加 “用 2024 年发生的新案例”;如果语言太生硬,就加 “多用人称代词‘我’‘你’,每段结尾加个反问句”。不断根据结果调指令,比重新写效率高多了。
📈进阶:让 prompt 适应不同写作场景
写公众号文章和写短视频脚本,prompt 设计思路完全不同。公众号需要细节丰富,prompt 里要强调 “每段加一个具体例子,多用场景描写”;短视频脚本则要 “开头 3 秒抓眼球,每 15 秒一个反转,语言口语化到像聊天,不用复杂句子”。场景不同,指令的侧重点必须调整。
写干货文要突出 “可操作性”。prompt 里明确 “步骤化” 要求,比如 “写一篇 Excel 技巧文,每个技巧分‘操作步骤 + 效果截图描述 + 适用场景’三部分,步骤要具体到点击哪个按钮,别说‘点击相关按钮’这种模糊的话”。越能落地的内容,原创价值越高。
写故事类内容要注入 “情感锚点”。在 prompt 里指定具体的情感触发点,比如 “写一个关于异地恋的故事,包含 3 个让人心酸的瞬间:生病时对方只能发消息关心、纪念日隔着屏幕吃蛋糕、看到别人情侣牵手时的失落,最后以一个惊喜重逢结尾,语言要细腻,多描写动作和表情”。情感细节越具体,故事越有原创感染力。
做产品推广时,prompt 要 “藏好广告感”。硬广容易被反感,prompt 里可以用 “用户体验分享” 的角度,比如 “你是刚买了这款扫地机器人的宝妈,结合每天带娃没时间打扫的痛点,说 3 个用这个机器人的意外收获,比如‘以前每天弯腰捡头发,现在一周倒一次垃圾就行’,别直接说‘产品很好’,用自己的变化体现”。这种隐性推广更自然,原创度也高。
应对热点写作,prompt 要 “抢时效 + 找角度”。热点出来后,大家都在写,想突围就得有独特角度。比如某明星官宣结婚,别人都写祝福,你可以在 prompt 里说 “你是一位婚恋咨询师,从‘明星婚姻和普通人的 3 个不同’角度写,分析为什么明星结婚更难维持,最后给普通人 3 个经营婚姻的建议,别蹭热度,要讲实在的”。差异化角度能让热点文跳出同质化。
不同平台的算法偏好也得考虑。小红书喜欢 “干货 + emoji + 分段清晰”,prompt 里加 “每段不超过 3 行,重点内容用✨标出来,结尾加‘你们觉得有用的话收藏哦’”;知乎则需要 “逻辑严谨 + 数据支撑”,指令里可以要求 “每个观点配一个数据来源,比如‘据某机构 2024 年调查显示’,结尾加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发讨论”。适应平台的 prompt,才能让原创内容获得更多流量。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