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重时如何处理专业术语和公式?| 会被标红吗?| 降重技巧

2025-06-09| 1825 阅读

📌专业术语在查重中的 “尴尬处境”


专业术语是学术写作绕不开的坎。像医学里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计算机领域的 “深度学习框架 TensorFlow”,这些词本身就具有唯一性,全行业都在用。查重系统可不管这些,只要数据库里有相同的表述,就可能标红。

但不是所有专业术语都会被标红。比如 “人工智能” 这种普及度极高的词汇,查重系统通常会自动识别为通用术语,大概率不会计入重复率。可那些学科内的细分术语,比如 “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一旦在多篇文献中出现,就容易被判定为重复。

关键在于术语的出现频率和上下文。如果只是零散使用,即使是专业词汇也问题不大。可要是在一段文字里密集堆砌专业术语,比如连续出现 “区块链、哈希值、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就算是原创内容,也可能因为术语重合度过高被标红。

🔢公式查重的 “隐形雷区”


公式比专业术语更麻烦。多数查重系统对公式的识别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公式本身的结构,二是公式周围的文字描述。

比如 “E=mc²” 这种经典公式,几乎所有物理学论文都会提到。有些系统会直接跳过这类公认公式,有些却会因为表述方式(比如是否加注释、符号是否一致)而标红。更麻烦的是复杂公式,像微积分里的多重积分表达式,哪怕只是变量符号换了大小写,有些系统也能识别出结构相似。

公式的呈现形式也影响查重结果。用 Word 自带公式编辑器输入的内容,和用图片插入的公式,在查重时待遇完全不同。图片格式的公式目前很难被查重系统解析,重复率会更低,但学术规范里通常不允许随意将公式转成图片 —— 尤其是核心公式。

💡专业术语降重的实操技巧


替换近义词是最基础的方法,但要把握度。比如 “显著性差异” 可以说成 “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迭代算法” 可以表述为 “逐步优化的计算方法”。但像 “DNA 双螺旋结构” 这种有明确定义的术语,绝对不能乱换,强行替换只会显得不专业。

调整术语密度更重要。如果一段话里专业术语太多,试着拆分句子,在术语之间插入解释性内容。比如原来的 “使用 SPSS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改成 “通过 SPSS 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法处理后发现,两组样本的统计结果存在明显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小于 0.05)”。

借助 “术语 + 案例” 组合。在提到专业术语后,立刻跟上具体案例,既能降低术语密度,又能增强说服力。比如提到 “边缘计算” 后,接着说 “就像智能家居设备在本地处理数据,而不是全部上传到云端,这种模式就是边缘计算的典型应用”。

🔄公式降重的安全操作


改写公式的表述方式。对于非核心公式,可以调整变量符号或排版格式。比如将 “y = a x + b” 改成 “y = bx + a”(如果数学意义不变),或者把 inline 公式改成独立成行的公式。但要注意,公式的数学意义绝对不能改变,这是学术写作的底线。

增加公式注释。在公式后面补充说明,比如 “式(1)中,x 代表样本量,y 为预测值,a、b 为待估参数”。这些注释文字能稀释公式在段落中的占比,降低重复概率。就算公式本身被标红,注释部分的原创内容也能拉低整体重复率。

拆分复杂公式。如果一个公式包含多个部分,可以拆分成几个子公式,中间用文字连接。比如把一个包含多个变量的回归方程,拆成 “首先计算变量 x 与 y 的协方差(见式 1),再代入回归系数公式(见式 2),最终得到完整模型(见式 3)”。

📚不同学科的差异化处理


文科类专业术语相对灵活。比如 “后现代主义” 可以换成 “后现代哲学思潮”,“叙事结构” 可以表述为 “故事的组织方式”。这些领域的术语降重空间较大,只要不偏离核心含义,适当改写就能有效降低重复率。

理工科术语则要谨慎。像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三极管放大电路” 这类术语,几乎没有替换空间。这时更应该从上下文入手,增加对术语的个性化解读,而不是强行换词。比如解释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时,结合自己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场景,而不是照搬教材定义。

公式密集的学科(如数学、物理),重点放在格式调整和注释上。可以统一变量符号的大小写规则,在公式前后加入更多推导过程描述。比如在写 “傅里叶变换公式” 时,详细说明自己是如何应用这个公式处理数据的,而不是只列出公式本身。

✅查重前的自查要点


先用 “碎片化替换” 测试。选取一段术语密集的内容,替换 20% 左右的表述后再查重,对比前后标红情况。如果标红区域明显减少,说明这种替换方式有效;如果变化不大,可能需要换一种方法。

检查公式格式的统一性。确保全文公式的字体、符号、编号方式一致,比如统一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变量用斜体,常量用正体。格式混乱不仅容易被查重系统误判,还会影响论文的专业性。

最后用不同系统交叉查重。知网、万方、维普对术语和公式的识别标准有差异。比如知网对中文术语的识别更敏感,万方对公式的宽容度更高。如果多次查重后专业术语或公式仍大面积标红,不妨换个系统试试,可能会有惊喜。

专业术语和公式的查重处理,核心是在 “学术规范” 和 “降低重复率” 之间找平衡。完全避开专业术语会让论文失去严谨性,盲目修改公式可能导致学术错误。最稳妥的做法是:核心术语和公式保持原样,通过增加个性化解读、调整表述方式、优化上下文等外围手段降低重复率。记住,查重系统终究是辅助工具,论文的学术价值才是根本。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5-12

论文 aigc 检测有必要吗?2025 原创度分析系统使用全攻略

🔍论文 AIGC 检测有必要吗?2025 原创度分析系统使用全攻略 这几年,AI 写作工具的发展速度太快了,ChatGPT、文心一言这些工具,轻轻敲几个字就能生成大段内容。这让不少同学在写论文时动了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06

AI查重后会被数据库收录吗?一文打消你的所有顾虑

很多人在使用 AI 查重工具时,心里都悬着一个问题:我上传检测的内容,会不会被查重系统收录到数据库里?要是被收录了,下次再检测会不会被判定成抄袭自己?今天就把这个问题掰扯清楚,从实际情况出发,给你最实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02

硕士论文查重有哪些省钱技巧?合理规划查重次数与平台选择

硕士论文查重想要省钱,得在查重次数和平台选择上多下功夫。这里有一些实用的技巧,能帮你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查重效果。 先来说说查重次数的规划。初稿阶段可以先用免费平台查,像 PaperYY、PaperF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8

零基础学prompt engineering | 从入门到精通的高级写作教程

如果你连 “Prompt Engineering” 是什么都没听过,别慌。这东西说白了就是 “给 AI 写指令的技术”。现在不管是 ChatGPT、文心一言还是其他大模型,都得靠你给的 “提示词” 才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09

指令设计核心:如何原创一个高效Prompt并理解其与普通Prompt的区别

📌 高效 Prompt 与普通 Prompt 的核心差异​普通 Prompt 最大的问题是 “模糊性”。就像你跟同事说 “帮我弄个方案”,没说清是什么方案、给谁看、要解决什么问题,对方大概率给不出你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6

如何用 Mentioned AI 提升品牌影响力?实时监测 + 竞争对手分析全攻略

? 如何用 Mentioned AI 提升品牌影响力?实时监测 + 竞争对手分析全攻略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精准的策略和高效的工具。Mentioned AI 作为一款强大的自动化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3

冷门宝可梦特性解析:梦歌仙人掌技能搭配与战术指南

? 冷门宝可梦特性解析:梦歌仙人掌技能搭配与战术指南? 梦歌仙人掌,这只来自沙漠的草 + 恶属性宝可梦,自第三世代登场以来,一直以独特的稻草人造型和复杂的战术定位吸引着训练师们的目光。它就像沙漠中的隐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9

2025 升级!theGist.ai AI 技术生成准确文本摘要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 2025 升级!theGist.ai AI 技术生成准确文本摘要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文本内容,从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到工作文档,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关键信息成为了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