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重报告中的“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是什么功能?如何使用

2025-02-16| 2452 阅读

📄 什么是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功能?


在查重报告里,“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是个特别实用的功能。简单说,就是系统在检测论文时,会自动排除掉你自己之前已经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内容,只计算和其他作者文献的重复率。

举个例子,如果你之前在期刊上发过一篇相关论文,现在写新论文时引用了那篇里的内容,没开这个功能的话,查重报告里这部分会算重复;开了之后,这部分就不会被标红,重复率也会相应降低。这对经常发表论文的研究者或者 graduate student 来说太重要了 —— 总不能因为引用自己的成果,就让新论文的重复率 “虚高” 吧?

这个功能的核心作用是让查重结果更精准。它区分了 “自我抄袭” 和 “他人抄袭”,毕竟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可以合理引用的,不该和抄袭他人内容混为一谈。尤其是在写学位论文时,很多人会把自己发表过的小论文整合进去,这时候用这个功能,才能真实反映新论文的原创性。

🔍 为什么需要用这个功能?


不用这个功能的话,麻烦可能不少。比如有位博士学姐,她把自己发表的 3 篇期刊论文里的部分内容放进了博士论文,没开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功能,结果查重报告里重复率高达 30%,差点影响答辩。后来开了这个功能,重复率直接降到 12%,顺利通过了审核。

对高校学生来说,学校通常会要求学位论文的查重报告里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后的重复率达标。因为学校更关注你新研究的原创性,而不是你引用自己过往成果的多少。要是忽略这个功能,很可能因为重复率超标被要求反复修改,耽误时间。

对科研人员来说,发表系列论文时经常会引用自己之前的结论,这时候用这个功能,能让期刊编辑更清楚看到新论文的创新点。不然编辑看到高重复率,可能直接怀疑论文的原创性,影响投稿通过率。

📝 哪些情况必须用这个功能?


第一次提交学位论文时,一定要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里,难免会用到自己之前发表的会议论文或期刊论文内容,这时候不开这个功能,重复率肯定会偏高,甚至可能被判定为 “抄袭”。

向期刊投稿时,如果论文里引用了自己已发表的内容,最好主动用这个功能。很多期刊编辑部会明确要求作者提供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的查重报告,方便他们评估论文的新贡献。

参加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摘要或全文时,也建议使用。会议论文通常要求简洁,如果之前发表过相关内容,用这个功能能避免重复率过高被拒稿。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用。比如你是第一次写论文,之前没发表过任何成果,这个功能开不开都一样,查重结果不会有变化。

🔧 不同查重系统怎么用这个功能?


知网(CNKI)的操作步骤:登录知网个人查重系统后,上传论文前会看到一个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的勾选框,直接勾选就行。但要注意,你必须用自己的实名账号登录,而且之前发表的文献已经被知网收录,系统才能识别。如果系统没收录你之前的文章,就算勾选了,也起不到去除效果。

万方数据的操作步骤:在万方的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里,上传论文时需要填写 “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和单位。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匹配你已发表的文献,自动去除重复部分。这里有个小技巧,填写单位时尽量用全称,比如 “XX 大学 XX 学院”,别简写,不然可能匹配失败。

维普网的操作步骤:维普的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功能需要单独申请。在提交检测时,除了上传论文,还要提供已发表文献的标题、发表时间、期刊名称等信息,系统审核通过后才会启动去除功能。这个过程可能需要 1-2 天,着急出报告的话得提前准备。

Turnitin(国际版)的操作步骤:作为国际常用的查重系统,它的 “排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功能需要在提交论文时,在 “作者信息” 栏填写准确的姓名和邮箱(最好是发表论文时用的邮箱)。系统会通过这些信息检索 Crossref 等数据库里的个人已发表文献,自动排除。

⚠️ 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个人信息必须准确。所有查重系统都是通过姓名、单位、邮箱等信息匹配已发表文献的。如果你的名字是常见名(比如 “张伟”“李娜”),最好加上单位全称,避免和同名作者的文献混淆。之前有个老师就因为只填了姓名,系统误把另一个同名作者的文献当成他的,导致去除效果出错。

确保已发表文献被系统收录。如果你的论文发表在比较冷门的期刊,或者刚发表没多久,可能还没被查重系统的数据库收录,这时候就算用了这个功能,也没法去除。这种情况可以先去查重系统官网查一下自己的文献是否被收录,没收录的话得联系期刊编辑部更新数据。

别过度依赖这个功能。它只能去除 “已发表” 的文献,如果你引用了自己还没发表的手稿、毕业论文(未公开),这部分还是会被算重复。所以引用未发表的内容时,最好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或者注明 “待发表”。

提前了解学校 / 机构的要求。有些学校明确规定,提交的查重报告必须包含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和 “包含本人已发表文献” 两个版本,这时候两个都得准备。还有的学校不允许用这个功能,担心学生故意抄袭自己的旧作,这时候就得按学校要求来。

📊 怎么解读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 后的报告?


拿到报告后,先看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 这个数据,这是最关键的指标,代表你的论文和其他人文献的重复率。如果这个数值低于学校要求的标准(比如 15%),基本没问题。

再看标红和标黄的部分。标红的是和其他作者文献重复度很高的内容,需要重点修改;标黄的是轻度重复,可能是正常引用,视情况调整就行。要注意,这时候标红的部分已经排除了你自己的已发表内容,所以都是需要认真处理的 “真重复”。

对比 “去除” 和 “未去除” 两个报告的差异。如果两个报告的重复率相差很大(比如差 20% 以上),说明你引用自己已发表的内容较多,这时候要检查引用是否合理,有没有必要删减或改写。如果差异很小,要么是你之前没发表过文献,要么是系统没识别到,这时候最好确认下原因。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5-09

AI 检测率高怎么办?2025 最新 6 款免费降 AI 神器精选与避坑指南

🛠️ 毕业宝:语义级改写的学术救星 如果你是学生党,尤其是被毕业论文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毕业生,那毕业宝绝对是你的 “救星”。这个工具专门针对学术论文设计,采用 “真正语义级改写” 技术,能对原文进行深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09

知网 AIGC 检测 2025 升级版:学术论文 AI 率自查全攻略

🔍 知网 AIGC 检测 2025 升级版上线后,不少同学反馈检测标准大幅提升,连文献综述、固定术语都可能被标红。别慌!这篇全攻略结合实测经验和官方规则,手把手教你自查论文 AI 率,避开检测雷区。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09

公众号选题网站,不只是工具,更是你的创作策略顾问

📊 选题网站的核心价值:从 “给答案” 到 “教思考”​​原始尺寸更换图片p3-flow-imagex-sign.byteimg.com​​很多人用选题网站,就盯着热门话题列表复制粘贴。这其实浪费了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07

如何优雅地向朋友推荐你的公众号托管服务?

🍵 先聊现状,再谈方案 —— 聚会时的自然切入法 和朋友聚餐聊到工作近况时,最适合提托管服务。比如对方抱怨 “最近公众号更新太耗精力,经常断更”,别急着接话推荐,先共鸣几句 “我前阵子也这样,每次写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06

论文查重一次就过需要多少钱?按字数收费与修改技巧

💰 论文查重一次就过需要多少钱?按字数收费与修改技巧 最近不少同学问我,论文查重一次过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其实,查重费用和修改技巧是相辅相成的,掌握好方法既能省钱又能提高通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28

AI小说生成器怎么用最有效?高级prompt技巧分享 | 提升故事质感

🌟 场景细化:让虚拟世界立体起来 写小说的时候,场景就像故事的舞台,要是场景太单薄,读者就很难有代入感。那怎么用 AI 把场景写得更生动呢? 比如你想写一个魔法学院的场景,直接让 AI 生成 “魔法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3

AI 编程助手对比:CodeSnippets.ai 与传统工具的效率差距

AI 编程助手对比:CodeSnippets.ai 与传统工具的效率差距 在软件开发领域,效率永远是开发者最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AI 编程助手如 CodeSnippets.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08

奇漫屋智能推荐准不准?海量免费国漫日漫,下拉式阅读 + 每日更新

? 奇漫屋智能推荐准不准?海量免费国漫日漫,下拉式阅读 + 每日更新 漫画爱好者们都希望找到一个能精准推荐自己喜欢内容的平台,奇漫屋就是其中之一。那它的智能推荐到底准不准呢?咱们来好好分析分析。 ?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