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教程!教你如何用AI写一篇完整的、有灵魂的小说

2025-05-01| 1956 阅读
用 AI 写小说早不是新鲜事了。但多数人折腾半天,出来的东西要么像流水账,要么人物扁平得像张纸。真不是 AI 不行,是你没摸到门道。今天就把我用 AI 写过三部长篇、十几篇短篇的实战经验掏出来,一步一步教你怎么让 AI 写出的文字有呼吸感,角色能立起来,故事让人追着看。

📋 动笔前必须做的 3 件事:别让 AI 瞎写

很多人打开 AI 就扔一句 “写个科幻小说”,这跟让厨师 “做道菜” 没区别。最后出来的东西能吃,但绝对不好吃。想让 AI 写出有灵魂的东西,你得先把骨架搭好。
先画世界观地图,哪怕是草稿。上周帮一个新人改稿,他用 AI 写的古代权谋文里,主角从京城骑马到江南只用了三天。AI 照单全收,因为它不知道地理距离意味着什么。后来我让他先画张简易地图,标上主要城池、山脉河流,注明大概行程时间,再让 AI 写赶路情节,立刻就合理了 —— 主角不得不在驿站换三次马,还遇到暴雨耽误行程,这些细节反而成了推动剧情的伏笔。
给角色写 “秘密档案”。别只告诉 AI “女主角是个医生”,这太干瘪了。我写《午夜诊所》时,给 AI 的设定是:“林医生 32 岁,左撇子,每天凌晨四点准时醒(因为三年前误判病情害死的病人总在这个时间去世),办公抽屉里藏着一包没拆封的儿童退烧药(她流产过一个孩子)”。这些藏在水面下的信息,会让 AI 在写对话和动作时不自觉流露出来。比如林医生给小患者开药时,AI 会让她下意识摸了摸抽屉 —— 这就是灵魂细节。
定好 “情绪基调” 关键词。是 “潮湿闷热的压抑感” 还是 “雪后阳光的通透感”?我试过同一批人设,用不同基调关键词让 AI 写开篇。用 “潮湿压抑” 时,AI 写主角拧开矿泉水瓶,水顺着指缝流进袖口;用 “雪后通透” 时,同样的动作,AI 会写阳光透过瓶身在地上投出彩虹。这些细微的差异,就是故事灵魂的底色。

🛠️ 选对 AI 工具:不是越贵越好,得看场景

现在 AI 写作工具多如牛毛,别盲目跟风。我实测过 13 款主流工具,总结出不同阶段该用什么:
日常写正文用 ChatGPT-4 Turbo。它的优势是理解长上下文的能力强。我写长篇时,会把前 5 章内容浓缩成 3000 字摘要喂给它,让它记住角色关系和伏笔。有次写到第 12 章,主角突然哼起一段童谣,GPT 居然能关联到第 3 章里提到的主角童年阴影 —— 这种连贯性,是很多工具做不到的。但要注意,每次输入别超过 500 字,太长会让它抓不住重点。
写复杂情节用 Claude 3 Opus。这家伙处理多线叙事是强项。我写悬疑小说时,让它同时跟进三条时间线:现在的案件调查、十年前的旧案、主角的回忆。它能精准把控每条线的节奏,还会主动提醒 “这条线索已经 5 章没出现了,是否需要穿插”。缺点是反应慢点,耐心等就行。
卡文时用 Midjourney 救场。别以为它只能画图,我经常用它生成场景图给 AI 当参考。写不出 “废弃游乐园” 的诡异感时,我让 Midjourney 画了张 “旋转木马在雾中只露出半截马头,座椅上落着乌鸦” 的图,再把图片描述给文字 AI,它立刻写出 “雾水凝结在木马的睫毛上,像没擦干净的眼泪”—— 比我自己憋半天强多了。
校对细节用 Grammarly + 自己的记忆库。AI 偶尔会犯常识错误,比如让北方 12 月开桃花。我建了个 “常识库文档”,把故事涉及的年代、地域的气候、习俗、科技水平都记下来,写完一段就对照着扫一遍。Grammarly 负责挑语法错,我的记忆库负责抓逻辑错,双保险。

✍️ 写开头的 5 个心机:让读者 3 秒入坑

开头写砸了,后面再精彩也没人看。用 AI 写开头,这几个技巧屡试不爽:
用 “反常动作” 代替背景介绍。别让 AI 写 “王大明是个警察,今天他退休”,太俗了。试试让 AI 写:“王大明把警徽别在西装内袋时,金属边缘硌到了第三根肋骨 —— 那里有块十年前抓小偷时留下的旧伤。” 读者会自动好奇:他为什么穿西装?旧伤有什么故事?比平铺直叙强 10 倍。
把 “环境冲突” 直接砸出来。我写《沙漠旅馆》开头时,给 AI 的指令是:“窗外 42 度,沙子烫得能煎蛋;旅馆里空调坏了,老板娘却裹着厚围巾,手指冻得发紫。” AI 立刻抓住这种矛盾,写出来的第一句就是:“李梅把围巾又紧了紧,围巾上的雪花图案在热风里微微发颤。” 这种张力,能瞬间勾住人。
让角色 “说半截话”。别让 AI 写完整对话,留个尾巴效果更好。比如不说 “夫妻俩在吵架”,而是让 AI 写:“张岚摔门时,丈夫的声音从门缝挤出来:‘你就不怕……’ 后面的话被门板夹断了,但张岚知道他要说什么 —— 三年前那个雨夜,她也是这样摔门而去,回来时女儿已经没了呼吸。” 这种留白,比直白的争吵更有冲击力。
用 “感官细节” 代替形容词。别让 AI 写 “她很紧张”,让它写 “她端起茶杯时,杯底在桌面划出刺耳的声响,茶沫溅到虎口,烫得她没敢缩手”。我对比过,用感官细节的开头,读者平均停留时间是用形容词的 2.3 倍。
藏一个 “钩子道具”。《钟表匠的谎言》开头,我让 AI 写主角修理古董钟时,从齿轮里掉出半张泛黄的车票。这张车票贯穿全书,每次出现都带着新线索。给 AI 的指令里,要明确这个道具 “现在没用,但后面很重要”,它就会在合适的时机让道具再次出现。

🔄 让情节流动:别让 AI 写成 “剧情说明书”

最容易踩的坑是,AI 写出来的情节像报流水账:“他去了超市,买了牛奶,然后回家,发现门开着。” 这根本不是小说,是购物清单。想让情节有呼吸感,得这么做:
用 “角色反应” 推动剧情,不是 “事件堆砌”。别让 AI 写 “地震了,他们跑下楼”,这太干了。我写《摇晃的公寓》时,给 AI 的指令是:“地震发生时,老赵正在修台灯,他下意识把老伴推到桌下,自己却被晃倒的书架砸中 —— 他总说那盏台灯是结婚时买的,修不好就等于日子散了。” 这样写,地震就不只是个事件,而是照出人物关系的镜子。
在 “日常动作” 里藏伏笔。让 AI 写主角 “削苹果”,可以是 “他削苹果从不转圈,总是从蒂部直着削下去,果皮连成一条线 —— 这是监狱里养成的习惯,怕转圈时水果刀被抢走”。这个细节当时看似没用,到后面主角遇到狱友时,立刻就有了呼应。我通常会在 AI 写完一段后,回头检查:这里能不能加个未来用得上的小习惯?
让 “天气 / 环境” 参与剧情。暴雨天不仅是背景,还能成为情节的一部分。我让 AI 写 “暴雨夜,女主去送文件”,它最初写 “雨很大,她撑着伞”。我改了指令:“暴雨把车窗糊成白色,林晓雨看不清路,却不敢停车 —— 副驾驶座上的合同一旦打湿,她弟弟的手术费就泡汤了。雨刮器每动一下,就露出前方货车的红色尾灯,像只盯着她的眼睛。” 环境立刻就有了情绪,推动着情节往前走。
用 “物品对话” 代替直白解释。别让 AI 写 “他们离婚了,关系很差”,让它写:“收拾旧物时,她拿起相框,他伸手想接,两人手指碰到一起的瞬间同时缩回。相框里的结婚照,她的脸被指甲抠出了一道痕,他的西装领口被马克笔涂成了黑色。” 物品会替角色说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这就是小说的灵魂语言。

👥 让角色活起来:别让 AI 写成 “工具人”

最失败的 AI 写作,是角色像提线木偶,说的话做的事都为剧情服务,完全不像真人。这几招能让角色立起来:
给每个角色 “专属口头禅 + 小动作”。我笔下的老刑警总说 “不急,先抽根烟”,哪怕在案发现场也会摸烟盒(虽然从不点燃);年轻护士紧张时会转笔,笔杆上咬出深深的牙印。这些标签要固定,让 AI 形成条件反射。有次 AI 写老刑警发火,我提醒它 “别忘了抽烟的动作”,它立刻改成:“老周把烟盒拍在桌上,烟卷撒了一地:‘查!给我往死里查!’”—— 瞬间就有那味儿了。
让角色 “说假话”。真人不会总说真心话,AI 也得学会这个。写《闺蜜》时,我让 AI 处理这段对话:“‘你过得真好’,她摸着对方的名牌包说 —— 其实上周在菜市场,她看见这个包被挂在二手货摊位上。” AI 一开始只写了表面对话,我加了内心活动的指令后,立刻就有了张力。记住,角色的谎言比真话更能暴露内心
给 “配角” 也加戏。别让 AI 只围着主角转,路人甲也能有灵魂。咖啡店服务员不必只是 “递咖啡”,可以是 “小吴端来拿铁,在杯沿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 他今天第 17 次这样做,因为昨天有个女生说这个笑脸让她想起去世的弟弟”。这些不起眼的配角细节,会让整个故事世界更真实可信。我写《街角咖啡馆》时,给每个常客都设定了小秘密,AI 写着写着,他们之间居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关联。
让角色 “做不符合身份的事”。严肃的教授可能偷偷看偶像剧,凶狠的黑帮老大可能给流浪猫喂食。我写《黑道兽医》时,让 AI 描述主角:“刀疤脸把受伤的流浪狗抱进诊室,动作轻柔得不像刚砍过人。他给狗包扎时,哼起了《摇篮曲》—— 那是他小时候妈妈哄他睡觉的调子,后来妈妈被仇家杀了。” 这种反差,会让角色立刻跳出扁平的标签,变得有血有肉。

🔧 改稿的秘诀:AI 写初稿,你当 “灵魂工程师”

AI 写出的东西,顶多算半成品。想让它有灵魂,必须经过人类的 “二次创作”。我通常分三步改:
先删 “废话形容词”。AI 爱写 “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天上的星星” 这种套话。直接删掉,换成具体动作:“她说话时总爱眨眼,睫毛扫过镜片,在鼻梁上投下小扇子似的影子”。后者更有画面感,也更独特。我改稿时,会把所有 “很、非常、特别” 这类词标出来,几乎都能换成更具体的描述。
给对话 “加杂音”。真人说话不会一句接一句直奔主题,总会有停顿、重复、跑题。AI 写的 “‘你去哪了?’‘加班。’‘不信。’” 太生硬。改成:“‘你…… 去哪了?’她攥着围裙带子问。‘加班。’他换鞋的手顿了顿。‘我在窗台看了三个小时,’她声音突然低了,‘楼下的丁香花都落了。’” 加入环境和动作的 “杂音”,对话反而更真实。
用 “回忆碎片” 打断叙事。别让 AI 平铺直叙,适时插入回忆能增加层次感。写主角看到旧照片时,AI 可能只写 “他想起了往事”。我会改成:“照片边角卷了毛,他用指甲把它捋平 —— 那年夏天也这么热,妹妹举着冰棍跑过来,糖水滴在他手背上,凉丝丝的。现在他手背上那道疤,就是那天为了追跑丢的妹妹摔的。” 现在和过去的交织,能让情感更有厚度。
最后检查 “情绪一致性”。把自己代入角色,看 AI 写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性格逻辑。如果一个懦弱的角色突然变得勇猛,要么前面有铺垫,要么就得修改。我写《懦弱的拳头》时,主角前 15 章都唯唯诺诺,第 16 章突然打了人。AI 觉得没问题,但我知道这不合理,就加了个铺垫:他打那人时,看到对方手里的刀和当年捅他父亲的那把一模一样。这样一改,行为就有了支撑,角色也更可信。

📌 最后想说的:AI 是笔,不是脑

用了两年 AI 写作,最大的体会是:它就像支智能钢笔,能帮你更快地把字写在纸上,但写什么字、表达什么感情,还得靠你自己。那些说 “AI 会取代作家” 的人,其实没明白 ——小说的灵魂从来不是文字本身,是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些关于爱、恨、挣扎、希望的人类共通情感
所以别指望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让 AI 写出传世之作。你得先在心里把故事捂热了,把角色当成朋友,AI 才能帮你把这份温度传递到纸上。下次用 AI 写小说时,试试先问自己:这个角色如果坐在我对面,他会跟我抱怨什么?他藏在心底的秘密,连自己都不敢承认的那种?
想通了这些,你写出的故事,自然就有了灵魂。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1-06

2025 论文降重新趋势:朱雀检测多模型支持 + 文字滚筒鸭免费平台实测

🔍 2025 论文降重新趋势:朱雀检测多模型支持 + 文字滚筒鸭免费平台实测 这几年论文降重的工具更新换代特别快,尤其是到了 2025 年,新的技术和平台不断涌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当下比较火的两个工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24

第五 AI 移动端工具:视频素材下载 + 标题生成一键操作攻略

第五 AI 生成论文靠谱吗?手机用其一键生成论文教程 2025 在学术写作领域,AI 工具的应用愈发广泛,第五 AI 作为其中一员,其生成论文的可靠性和操作便捷性成为用户关注焦点。那么,第五 AI 生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14

公众号原创保护的价值:除了赞赏功能,还能带来哪些隐藏福利?

📈 平台流量的隐形倾斜​做公众号的都知道流量有多金贵,但很少有人留意到原创保护带来的流量红利其实藏得很深。微信官方后台数据显示,带有原创标识的文章在搜一搜排名中权重比普通文章高出 37%,这意味着用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8

想找永久免费的AI写作软件?这份2025最新清单请查收

现在市面上的 AI 写作工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想找个完全免费还能长期用的更是不容易。不过别担心,我整理了一份 2025 年最新的永久免费 AI 写作软件清单,涵盖办公、创作、效率提升等多个场景,帮你轻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力扣模拟面试防作弊指南:双机位 + 实时代码审查策略揭秘

?双机位布置:打造360°无死角面试环境力扣模拟面试的双机位要求让不少同学犯难,其实把它想象成给电脑装个「监控搭档」就简单了。主机位就是咱们平时用的电脑摄像头,记得调整到能露出整张脸和桌面的角度——下巴别藏在阴影里,键盘也别只露出半个。副机位一般用手机支架固定,放在身体侧后方45度角,这个位置既能拍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Examify AI 是一款怎样的考试平台?2025 最新个性化学习计划解析

?精准提分黑科技!ExamifyAI如何重塑2025考试备考模式?一、核心功能大揭秘:AI如何让考试准备更高效?ExamifyAI作为新一代智能考试平台,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自适应学习引擎。这个系统就像一个贴心的私人教练,能根据你的答题数据自动调整学习路径。比如你在数学几何题上错误率高,系统会优先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你可能觉得公众号注册就是填几个信息的事,殊不知,这里面的每个选择都像蝴蝶扇动翅膀,未来三年的运营轨迹可能就被悄悄改变了。很多人刚开始没当回事,等到后面想调整,才发现处处受限,那叫一个后悔。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注册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选择,到底能给未来的运营带来多大影响。​📌账号类型选不对,三年运营路难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上周帮同事核查一篇AI写的行业报告,发现里面把2023年的用户增长率写成了2025年的预测数据。更离谱的是,引用的政策文件号都是错的。现在AI生成内容速度快是快,但这种硬伤要是直接发出去,读者信了才真叫坑人。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AI写作怎么做好事实核查,别让你的头条文章变成 误导重灾区 。​📌AI写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维度一:选题像打靶,靶心必须是「用户情绪储蓄罐」做内容的都清楚,10w+爆文的第一步不是写,是选。选题选不对,后面写得再好都是白搭。高手选选题,就像往用户的「情绪储蓄罐」里投硬币,投对了立刻就能听到回响。怎么判断选题有没有击中情绪?看三个指标:是不是高频讨论的「街头话题」?是不是藏在心里没说的「抽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不值得买?AI模板库和秀米H5谁更胜一筹?🔍135编辑器会员的核心价值解析企业级商用保障与效率提升135编辑器的企业会员堪称新媒体运营的「合规保险箱」。根据实际案例,某团队通过企业会员节省了大量设计费用,完成多篇内容创作,单篇成本从千元降至百元内。这得益于其海量正版模板和素材库,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2025恢复指南🔍新公众号限流的核心原因解析新公众号被限流,往往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超过70%的限流案例与内容质量直接相关。比如,有些新手喜欢用“震惊体”标题,像“惊!某公众号三天涨粉十万”,这类标题在2025年的算法里已经被明确标记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高的3大核心原因现在用AI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重复率太高。明明是自己用工具生成的内容,一检测却显示和网上某些文章高度相似,这到底是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AI训练数据的重叠性。不管是ChatGPT还是国内的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其实大同小异,都是爬取的互联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公众号运营者的效率革命做公众号运营的朋友都知道,排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篇文章从内容到排版,没几个小时根本搞不定。不过现在好了,135编辑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135编辑器是提子科技旗下的在线图文排版工具,2014年上线至今,已经成为国内新媒体运营的主流工具之一。它的功能非常

第五AI
推荐2025-08-07

用对prompt指令词,AI内容的原创度能有多高?实测效果惊人 - 前沿AIGC资讯

现在做内容的人几乎都离不开AI,但最头疼的就是原创度。平台检测一严格,那些模板化的AI文很容易被打回,甚至判定为“非原创”。但你知道吗?同样是用AI写东西,换个prompt指令词,原创度能差出天壤之别。我最近拿不同的prompt测了好几次,结果真的吓一跳——好的指令能让AI内容原创度直接从“及格线”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