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手机端今日头条的文章,AI 指令设置特别关键。设得好,内容贴合平台调性,推荐量、阅读量都能往上走;设不好,可能写出来的东西根本没人看。今天就给大家聊聊适配移动端的 3 个关键步骤,都是实战里总结出来的干货。
📱 第一步:锚定移动端阅读场景,明确指令核心方向
手机端阅读和电脑端完全不一样。大家刷今日头条,大多是碎片时间 —— 等公交、午休前、睡前躺床上。这时候没人愿意看长篇大论,更受不了绕弯子的表达。所以 AI 指令首先得明确:内容要 “短平快”,还得有 “代入感”。
怎么让 AIget 到这个点?指令里一定要写清楚篇幅要求。比如 “单篇文章控制在 800-1200 字,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不超过 3 个自然段”。别觉得这是小事,移动端屏幕就那么大,太长的段落一眼扫过去全是字,读者直接就划走了。我之前试过让 AI 写一篇美食推荐,没限制段落长度,结果一段写了 200 多字,在手机上显示就是一大块,后来调整成每段不超过 100 字,阅读完成率立马提升了 30%。
还要强调 “口语化表达”。今日头条的用户群体很广,从学生到退休老人都有,太专业、太书面的词没人爱读。指令里可以加上 “用聊天的语气写,就像和朋友分享一样,避免专业术语,要是必须用,得马上解释清楚”。比如写数码产品,别说 “该机型搭载 X 处理器,运算能力优异”,换成 “这款手机用的是 X 处理器,打开软件、玩游戏都特别快,一点不卡”,这样大家才听得懂。
另外,移动端阅读很容易被干扰,可能一条消息弹出来,读者注意力就跑了。所以 AI 生成的内容必须有 “钩子”。指令里可以要求 “每段开头用一句话抓住眼球,比如提问、说一个反常识的观点,或者讲个小案例”。比如写理财文章,开头别直接说 “理财很重要”,换成 “你知道吗?月薪 5000 也能一年攒下 2 万,关键在这 3 个小习惯”,这样是不是就想继续看下去了?
🎯 第二步:紧扣平台推荐逻辑,植入关键优化指令
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简单说就是 “用户喜欢什么,就推什么”。而平台判断内容好坏,除了看阅读量、点赞评论,还会看内容和用户标签的匹配度。所以 AI 指令里必须加入 “贴合平台标签” 的要求。
怎么让内容精准匹配标签?首先得明确文章的核心标签。比如写育儿类文章,核心标签可能是 “宝宝辅食”“幼儿早教”;写职场类,可能是 “职场沟通”“副业赚钱”。指令里要写清楚 “围绕‘XX’标签展开,内容里多出现和标签相关的具体场景”。比如写 “宝宝辅食”,别只说 “辅食要营养均衡”,要写 “6 个月宝宝第一次吃高铁米粉,怎么冲才不结块?试试这个方法”,这样平台就知道该推给哪些用户了。
还要注意 “关键词自然植入”。关键词不是堆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合适的地方出现。指令里可以要求 “核心关键词在标题里出现 1 次,开头结尾各出现 1 次,中间每 200 字左右出现 1 次,别硬塞”。比如核心关键词是 “居家锻炼”,标题可以是 “居家锻炼别瞎练!这 3 个动作高效燃脂”,开头说 “现在很多人喜欢居家锻炼,但练不对反而伤身体”,这样既自然又能让平台识别到关键词。
另外,今日头条很看重 “实用性”。用户刷到文章,要么想学到东西,要么想解决问题。所以 AI 指令里要强调 “内容有具体方法,能落地”。比如写 “厨房收纳”,不能只说 “要分类整理”,得写 “调料瓶怎么收?找个多层架,按使用频率摆,常用的放最上层,不常用的放下层,瓶身擦干净贴标签”,这样用户觉得有用,才会点赞收藏,平台也会觉得内容优质,给更多推荐。
🔍 第三步:预留调整空间,让 AI 内容更灵活
就算指令写得再细,AI 生成的内容也可能有不合适的地方。所以指令里要留个 “调整口”,方便后续优化。比如可以加上 “生成后如果发现某部分太啰嗦,自动精简;如果某个案例不够具体,补充细节”。
还有,移动端的热点更新很快,可能上午的热点,下午就有新变化。所以 AI 指令里可以要求 “内容里留 1-2 个可以替换的案例,方便结合近期热点调整”。比如写 “旅游攻略”,可以先让 AI 写 “适合周末去的短途景点”,然后留个位置 “最近 XX 景点很火,也可以加入行程,这个景点的特色是……”,这样一旦有新热点,不用大改文章,换个案例就行,能蹭上热点流量。
最后,一定要让 AI “检查排版适配性”。指令里加上 “生成后自动检查段落长度,太长的拆成短句;重点内容用加粗显示,别用太多符号”。移动端屏幕小,加粗的重点能让读者快速抓到核心,而短句和合适的段落长度,能让阅读更轻松。之前我让 AI 写一篇健康文章,没提排版要求,结果一堆长句,后来加上 “每句不超过 20 字,重点加粗”,读者反馈 “看着不累了”。
做好这三个步骤,手机端今日头条的 AI 指令设置就基本没问题了。核心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想 —— 他们在手机上想看什么、怎么看才舒服;再站在平台的角度想 —— 什么样的内容会被推荐。把这两点融入指令,AI 生成的内容自然就贴合移动端,也更容易获得好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