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仿冒名人营销被处置!2025 年风险预警与合规建议
最近几年,AI 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但也有人动起了歪脑筋。利用 AI 仿冒名人进行营销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给企业和名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2025 年,多地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少企业因此受到了处罚。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其中的风险以及如何合规操作。
🔍 风险预警:AI 仿冒名人营销的三大雷区
法律风险:侵权赔偿与刑事责任并存
AI 仿冒名人营销首先触碰的就是法律红线。根据《民法典》第 1019 条,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声纹等进行商业活动,属于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的行为。一旦被起诉,企业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金额通常是违法所得的 10 倍,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比如 2025 年广州的一起案件,犯罪团伙利用 AI 生成主播 “数字分身” 推销保健品,10 分钟骗取 200 万元,涉案人员被以诈骗罪论处,主犯被判有期徒刑 10 年。
还有《广告法》也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如果仿冒名人的广告内容与实际产品不符,或者夸大功效,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2025 年 3 月,佛山市新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授权,利用 AI 技术合成某知名三农专家形象制作广告视频,在微信视频号推广有关商品,误导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责令该公司停止发布、消除影响,并罚款 2500 元。
品牌信誉风险:消费者信任度暴跌
即使企业侥幸没有被法律追究,仿冒名人营销也会对品牌信誉造成严重损害。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被虚假广告欺骗,就会对品牌失去信任,甚至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引发舆论危机。比如浙江宁波消费者王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 “某啤酒官方促销”,主播形象与知名啤酒品牌代言人高度相似,但收到的商品与宣传严重不符,向平台投诉后发现,该视频已导致多名消费者受骗,且 AI 仿冒视频难以溯源。这种事件不仅让消费者对该啤酒品牌产生质疑,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技术反噬风险:AI 生成内容失控
AI 技术虽然强大,但也存在不可控性。仿冒名人的视频或语音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反过来攻击企业。比如竞争对手可以制作虚假的负面视频,声称是某名人对企业产品的批评,从而误导消费者。此外,AI 生成内容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失控,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遏制。
🛡️ 合规建议:从技术到法律的全方位防护
技术层面:建立 AI 内容检测与溯源机制
企业要在技术上加强防范,建立完善的 AI 内容检测与溯源机制。可以使用专业的 AI 检测工具,如 Reality Defender、Sentinel 等,对生成的视频、语音等内容进行实时监测,识别是否存在仿冒名人的情况。这些工具利用多模型方法,能够检测出图像、视频、音频和文本中的 AI 生成内容,准确率较高。
同时,企业还可以在生成内容中嵌入不可去除的水印或标识,以便在出现纠纷时能够快速溯源。比如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AI 生成内容需要进行显式和隐式标识,企业应严格遵守这一规定,避免因标识不全而面临处罚。
法律层面:完善授权协议与合规审查
在法律层面,企业要完善授权协议,确保使用的名人形象、声纹等都获得了合法授权。在与名人合作时,要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授权范围、使用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对于 AI 生成的内容,也要进行严格的合规审查,确保不违反《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比如企业在制作广告时,要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或者形象,不得含有宣称 “特供”“专供” 国家机关等违法违规用语。
运营层面:加强员工培训与消费者教育
企业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 AI 仿冒名人营销风险的认识,确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识别和防范相关风险。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通过官方渠道向消费者普及 AI 仿冒的常见手段和识别方法,提高消费者的警惕性。
比如企业可以在产品包装、官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提示信息,提醒消费者注意识别 AI 生成内容,避免上当受骗。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鼓励消费者举报仿冒行为,对核实的举报给予一定的奖励。
行业层面:推动建立行业标准与自律机制
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共同推动建立行业标准与自律机制,规范 AI 在营销领域的应用。行业标准可以明确 AI 生成内容的技术要求、标识规范、检测方法等,为企业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自律机制则可以通过行业内部的监督和评估,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比如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开展互联网广告合规指导及网络营销技能培训,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探索增长新路径,同时引导企业依法依规开展营销活动。这种行业培训和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合规水平。
🚀 未来趋势:AI 技术与合规营销的融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 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企业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将 AI 技术与合规营销相结合,探索新的营销模式。比如企业可以利用 AI 技术进行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推送个性化的广告内容,同时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 AI 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的 AI 营销工具,避免技术被滥用。比如一些 AI 技术提供商正在开发具有身份认证和内容溯源功能的营销平台,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合规营销,降低风险。
AI 仿冒名人营销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会给企业和名人带来严重的风险。2025 年,监管部门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从技术、法律、运营等多个层面采取有效的合规措施,确保营销活动合法、合规、可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 AI 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该文章由
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