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众号的第一步,不是急着点 “立即注册” 按钮。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些账号更新半年就停更了?有些号粉丝过万却连广告都接不到?问题多半出在起点 —— 注册时根本没琢磨清楚账号定位。这东西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开始歪了,后面再怎么装修都救不回来。
📌 先搞懂:定位不是 “我想发什么”,而是 “谁需要看什么”
很多人注册时的想法特别简单:我喜欢做饭,就开个美食号;我擅长职场技巧,就写职场文。这种思路不能说全错,但漏了最关键的一环 —— 你的内容能不能精准击中某群人的需求。
我见过一个案例,姑娘本身是瑜伽教练,开号时想 “反正我会瑜伽,就发瑜伽教程呗”。结果写了三个月,粉丝才两百多。后来她调整了定位,专门做 “办公室人群的 10 分钟瑜伽”,粉丝半年就涨到五万。差别在哪?前者是 “我有什么”,后者是 “特定人群需要什么”。
用户关注公众号,本质是 “我能在这里得到什么”。是每天学个小技巧?还是能缓解焦虑?或者找到同好?注册前花三天时间,在笔记本上写下三个问题:你想吸引 25-35 岁的女性,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每天刷手机时,最想解决什么问题?你的内容能怎么帮他们解决?想不清楚这三个问题,宁愿先不注册。
📌 内容方向要 “窄”,窄到能让用户一句话说清你的号
“我想做一个生活类公众号”—— 这种定位等于没定位。生活类太宽泛了,美食、旅行、穿搭、家居都算生活类。用户根本记不住你到底是干嘛的。
看看那些做得好的号,定位都特别具体。“深夜发媸” 早期就是写 “女生怎么穿得好看又不贵”;“书单来了” 就是 “每周推荐 3 本值得读的书”。用户能在三秒钟内说清 “这个号是干嘛的”,传播起来才容易。
怎么找到这个 “窄” 方向?教你个办法:在你想做的领域里,再往下挖三层。比如你想做亲子号,第一层是亲子;第二层可以是 “3-6 岁亲子”;第三层是 “3-6 岁宝宝的语言启蒙”;挖到第四层,“3-6 岁职场妈妈的宝宝语言启蒙”—— 到这一步,你的定位就足够精准了。
别担心方向太窄会限制发展。公众号的逻辑是 “先做透一个小群体,再慢慢扩大”。一开始就想覆盖所有人,最后往往谁都留不住。
📌 差异化不是 “标新立异”,是 “人无我有” 或 “人有我优”
现在公众号少说也有两千万个,你想到的方向,大概率已经有人在做了。这时候别慌,关键是找到你的差异化。
差异化不一定是内容完全不一样。比如都是写职场,别人写 “大厂晋升技巧”,你可以写 “小公司职员怎么快速成长”;别人写 “职场人际关系”,你可以写 “内向者的职场生存法则”。
我认识个博主,做的是职场 PPT 教程。当时已经有很多 PPT 大号了,他的突破口在哪?他专门教 “零基础小白用手机做 PPT”。就这一个点,让他在半年内积累了十万粉丝。因为他解决了一个被忽略的需求:很多人没电脑,或者不会用专业软件,但又需要做 PPT。
注册时想差异化,可以先搜搜同类账号。看看他们都在写什么,评论区用户在抱怨什么,或者在问什么问题。那些别人没覆盖到的需求,就是你的机会。
📌 变现方式要提前 “预埋”,别等粉丝多了再想
别觉得 “变现是以后的事,先做内容再说”。很多号粉丝涨到十万,突然发现没法变现,最后只能停更。变现方式其实从定位时就要考虑。
比如你想做知识付费,那内容就得偏向 “干货输出”,让用户觉得你专业;想接广告,就得考虑你的目标人群是不是广告主喜欢的 —— 母婴用品广告主肯定更青睐宝妈群体;想做电商,内容就得和产品有强关联,比如美妆号带货化妆品就很自然。
有个情感号博主,粉丝量很大,但都是些学生群体,消费能力有限。广告主不爱来,自己卖货也没人买,最后只能靠打赏维持,特别累。如果他一开始定位成 “都市白领情感指南”,粉丝消费力上来了,变现会容易很多。
注册时花点时间想想:一年后,你希望通过这个号怎么赚钱?这个想法会反过来影响你的内容方向和目标人群选择。
📌 定位要 “踮踮脚够得着”,别选自己 hold 不住的领域
有人看到财经号很火,就想 “我也做个财经号”。但自己连基本的财务知识都不懂,写出来的内容肯定没深度,用户一眼就能看出来不专业。
定位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你擅长什么?能持续输出什么内容?我见过一个护士做的公众号,专门讲 “普通人怎么看懂体检报告”,用大白话解释各种医学指标,粉丝增长特别快。因为这是她的专业领域,讲出来的内容既权威又易懂。
如果你说 “我好像没什么特别擅长的”,那可以从 “爱好 + 学习” 的角度切入。比如你喜欢追剧,那就定位成 “带你从剧中学习职场道理”,一边追剧一边写内容,既能坚持又有独特视角。
千万别为了追热点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你可能一时能蹭到流量,但长期来看,没有持续输出的能力,账号很快就会废掉。
公众号注册时的定位,就像给船设定航向。方向对了,哪怕慢点,也在靠近目的地;方向错了,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花一周时间想清楚,比仓促注册后花半年调整要划算得多。
记住,好的定位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是在了解用户需求、分析自身优势、研究同类账号之后,慢慢打磨出来的。别怕一开始定位不够完美,允许小范围调整,但大方向一定要在注册前想清楚。
现在,关掉注册页面,先打开笔记本,把上面说的几个问题好好写下来。想清楚了,再点那个 “立即注册” 按钮。这一步,值得你多花点时间。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