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期规则预埋:把 “催” 变成 “约定动作”
p9-flow-imagex-sign.byteimg.com
合作第一天就得说清楚的事,别等出了问题再扯。我通常会在合同附件里加一份《素材协作手册》,用表格列清楚每周需要客户提供的素材类型、字数要求、参考案例。比如美食类公众号,明确要求每周三前给 3 张菜品实拍图(不低于 2M)、厨师长的一句话推荐(50 字内)。
更关键的是设置 “双节点提醒制”。比如约定每月 10 号交下月选题素材,那 9 号下午我会发一句:“明天要收集素材啦,您那边要是有特别想推的活动,今晚前告诉我,我优先安排进选题池~” 提前 12 小时的轻提醒,比当天催要舒服得多。
可以做个可视化的进度表,用腾讯文档共享。客户打开就能看到 “待提供:产品上新视频”“已完成:3 月活动方案反馈”,谁的责任一目了然。有次遇到超佛系的客户,我直接把进度表设成桌面壁纸,截图发给他说:“我这边屏幕上天天盯着这个,就等您那格变绿了😉”
🎯 利益驱动式提醒:让客户觉得 “是为他好”
客户拖延往往是没意识到后果。我会算笔具体的账给他看:“如果今天能拿到您的产品参数,我们明天就能出测评稿,刚好赶上周末流量高峰,预计能多带来 20% 的阅读量。要是拖到周五,就得等下周一了,中间差了 3 天黄金期。”
还可以用 “对比法”。比如客户总说 “素材随便弄弄就行”,我会发两个版本的标题:一个是用客户给的模糊信息写的 “新品上市了”,另一个是用详细素材做的 “399 元新品暗藏 3 个黑科技,用过的人都说值”。告诉他:“您给的细节越具体,我们写出来的东西转化率至少能高 30%。”
遇到重要节点,直接帮客户做选择题。比如:“下周三要推周年庆活动,现在有两个方案:A 方案用您上次拍的门店图,B 方案需要您今天补 3 张员工筹备活动的花絮。B 方案能多体现团队温度,您看优先哪个?” 大多数客户会选 B,顺便就把素材要来了。
📝 引导式追问:把 “要素材” 变成 “帮客户梳理思路”
最怕客户说 “你看着办吧”。这时候不能真的自己瞎办,得用 “填空题” 代替 “问答题”。比如做教育类公众号,我会发:“您看这样行不行?【本周主推课程】,【适合人群】,【学员真实反馈】______(一句话就行)。我按这个框架写,您最后过目补改。”
客户给的素材太笼统?我会用 “场景化追问”。比如收到 “我们的产品很好用”,就回:“您能不能说说,哪个客户用的时候说过‘这功能太方便了’?具体是解决了他什么问题?我想写个真实案例,比单纯夸好用有说服力。”
反馈意见也是同理。客户说 “这篇不行”,别追问 “哪里不行”,而是说:“您看是不是这几个问题?①标题不够吸引人 ②案例太少 ③结尾没引导关注?我按这几点改,半小时后给您新稿。” 帮客户把模糊的感觉变成具体的修改方向,他会觉得你特别懂他。
⏰ 时机选择:避开 “雷区时段”,选对沟通窗口
周一上午 9 点前别催,客户大概率在开早会。亲测最有效的时间是周二到周四的 10:30-11:00,这时候工作进入状态,还没到午饭前的焦躁期。有次急着要素材,特意等客户朋友圈发了条 “刚开完会,喝杯咖啡歇会儿”,立马跟进,5 分钟就搞定了。
周五下午尽量不催,除非客户是 “周末工作狂”。可以说:“不急哈,您先忙周末的事,下周一上午我再跟您同步素材的事,不耽误周二排版就行~” 给台阶的同时,也定死了最晚时间。
遇到客户总说 “没时间”,试试 “碎片化索取”。比如分三次要:“现在方便发张产品正面图吗?就一张就行”“刚想起个细节,您那产品保修期是多久来着?”“最后一个问题,用户最常夸它什么?” 每次只占用他 1 分钟,比一次性要一堆容易接受。
😄 幽默化解式催促:拉近距离,减少抵触
跟客户熟了之后,偶尔可以皮一下。比如客户又拖延,发个 “熊猫头敲碗” 的表情包,配文:“素材素材,我的最爱~ 再不给我,我就要去您公司楼下蹲点啦(开玩笑的😜)” 前提是对方是能接受玩笑的类型。
用 “自黑” 的方式催。比如:“我今天对着空白的编辑器发呆了半小时,同事问我是不是失恋了,我说‘比失恋还难受,客户的素材还没到’😂 您那儿要是弄好了,赶紧救救孩子吧”。适当放低姿态,客户反而不好意思再拖。
记录客户的 “口头禅”,下次催的时候用起来。有个客户总说 “马上”,后来我就回:“等您的‘马上’哦~ 上次您说马上,果然 10 分钟就发来的,效率超高!” 带着夸的催,谁也没法拒绝。
🚨 应对 “催不动” 的终极方案:提前留好退路
遇到习惯性拖延的客户,得在合同里加 “缓冲条款”。比如:“若客户未能在约定时间提供素材,运营方有权顺延发布时间,或使用备选素材(需客户确认方向)”。真到了那一步,就可以说:“按合同我们可以用之前拍的产品图先上,您看要不要今晚补新图,我通宵改出来?”
建立 “素材储备池”。平时多收集客户的历史资料、公开信息,实在催不到新的,就从池子里挑能用的,改改再用。比如:“这次素材没到,我翻到您去年发的一篇创始人采访,里面有段话特别好,能不能用这个做本周的内容?”
实在不行就 “上升沟通”。不是告状,而是找更高层级的人同步进度:“跟您同步下,本周因为素材原因,推文要延后到周五。其实我们本来准备了个挺棒的选题,要是能有 XX 部门的支持,下次就能提前安排了。” 通常高层会帮你推动具体负责人。
最后想说,催客户的核心不是 “让他快点给”,而是 “让他愿意给”。记住,你和客户是一条船上的,你的每句话都要让他感觉到 —— 你在帮他把公众号做得更好,而不是在完成你的 KPI。做到这一点,催起来自然就优雅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