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分享率低,别只怪内容!你的标题和封面做对了吗?

2025-05-07| 6570 阅读

🔥 标题没抓好:用户连点开的欲望都没有,谈什么分享?

好多运营小伙伴一发现分享率上不去,第一反应就是「内容不够好」。咱先别急着改内容,先低头看看标题 —— 要是标题像块没味道的馒头,用户滑过去眼皮都不抬一下,内容再香也没人知道啊。你想想,刷公众号的时候,大家是不是先扫一眼标题,觉得有意思才点进去?标题就是给文章开的一扇门,门都没装好,谁愿意进门看看你家里摆了啥宝贝?
现在常见的标题毛病可不少。一种是太「正经」了,跟上课老师念课本似的。比如写职场干货,起个标题叫「职场沟通技巧分享」,这话没错,但太普通了,就像大街上随便碰到个人,没什么让人记住的点。用户心里想的是「跟我有啥关系呢」,自然懒得点。另一种是啥都想往标题里塞,恨不得把全文重点都写上,结果变成一大串字,看着累人。还有一种走极端,搞标题党,夸张得没边,比如「震惊!这样做月入百万」,现在用户精着呢,被骗一次两次后,看到这种标题直接绕道走,反而影响账号信任度。
那好标题该啥样?记住三个小窍门。第一,跟用户「套近乎」,把他们的痛点、疑问直接写出来。比如同样是职场沟通,换成「跟领导汇报总卡壳?这 3 个技巧让你开口就被夸」,用户一看就觉得「哎,说的就是我」,忍不住想点进去看看咋解决。第二,用点具体的数字、细节,让标题有画面感。比如「30 天瘦了 15 斤,我靠这 5 个习惯改变饮食」,比「减肥方法分享」实在多了,用户能感觉到这是真实有用的经验。第三,制造点小反差、小悬念,但别过头。比如「毕业 5 年,月薪从 5 千到 5 万:我没靠跳槽,靠的是这一点」,这里的反差就让人好奇到底靠啥,想点进去一探究竟。

📌 封面没做好:好看的皮囊是吸引眼球的第一步

说完标题,再聊聊封面。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封面和标题是绑在一块儿的,就像去相亲,打扮得干净利落,对方才愿意多聊几句。现在公众号封面在手机上显示就那么一小块,要是设计得乱糟糟,用户根本注意不到。咱先把基础的弄对,比如尺寸,一般建议是 900 像素宽、383 像素高,这样在各种手机上显示都合适,别弄成奇怪的比例,看着歪歪扭扭的。
配色也很关键。想想那些你经常点进去的公众号封面,是不是颜色都挺鲜明?但不是说颜色越多越好,弄成调色盘反而晃眼。可以选两种主色调,比如蓝色和黄色,红色和白色,对比强一点,让封面在一堆公众号里能「跳」出来。比如美食类的,用暖色调,让人看了有食欲;职场类的,用冷色调,显得专业。另外,封面里的文字别太小,也别太多,重点突出标题里的关键词就行。比如标题是「3 个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封面就把「3 个技巧」「写作」这几个字放大,让用户一眼看清主题。
还有啊,封面的风格最好统一,让老用户一看到就知道是你家的内容。比如有的公众号喜欢用人物照片加文字,有的喜欢用插画风格,时间长了,用户养成习惯,刷到类似的封面就知道「哦,这是那个号的文章,看看有没有新东西」。不过统一不是一成不变,可以稍微有点变化,别让用户看腻了。另外,别用那些模糊的、版权有问题的图片,现在大家对画质要求挺高的,模糊的图片显得不专业,而且万一侵权了还麻烦。

💡 标题 + 封面组合拳:让用户从「路过」到「点击」再到「分享」

标题和封面不是分开的,得一起使劲。举个例子,比如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标题是「这 5 本书,让我从迷茫到找到人生方向」,封面可以配几本书的特写,加上温暖的色调,再把「5 本书」「迷茫」「人生方向」这几个词突出显示。用户刷到的时候,标题先抓住痛点「迷茫」,封面的图片和文字又强化了「有解决办法」,就更容易点进去。
那怎么知道自己的标题和封面好不好呢?其实可以试试「小范围测试」。比如发文章前,把不同的标题和封面方案发给同事、朋友,问问他们的第一反应,哪个更吸引他们,为啥觉得这个好。有时候自己看觉得挺好的,别人可能觉得没啥感觉,毕竟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另外,也可以看看数据,发出去之后,看看打开率怎么样。如果打开率低,大概率是标题和封面的问题,这时候别着急改内容,先调标题和封面,再观察数据变化。
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封面和标题要「match」,别标题说东,封面画西,用户点进去发现不对版,下次就不会再点了。比如标题说的是「省钱技巧」,封面却弄个豪华大餐的图片,这不是误导人嘛,用户会觉得被骗了,不仅不分享,可能还取关。所以一定要保证封面的内容和标题的主题一致,让用户觉得「嗯,点进去就是我想了解的东西」。

🛠 实操避坑:这些错误你是不是正在犯?

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坑得避开。比如标题里别用太多生僻词、专业术语,咱公众号是给大众看的,不是搞学术研究,说得太复杂,用户看不懂,自然没兴趣。比如「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传播策略」,这标题看着挺专业,其实没几个人愿意点,换成「新手做公众号,这 3 个传播技巧一定要知道」,一下子就接地气了。
封面里的文字也别弄太多特效,又是阴影又是渐变,看着花里胡哨的,反而看不清字。简洁明了最重要,让用户一眼就知道主题是啥。还有,别为了吸引眼球就夸大其词,比如标题说「看完就能月入十万」,封面弄个一堆钱的图片,结果内容根本没这么厉害,用户看完失望,不仅不分享,还会觉得这个号不靠谱。
另外,不同的内容类型,标题和封面的玩法也不一样。比如干货类的,标题要突出「实用」「技巧」,封面可以用简洁的文字加相关图标;情感类的,标题要打「感情牌」,封面可以用温暖的人物照片;热点类的,标题要突出「热点关键词」,封面可以结合热点元素,比如明星照片、热门事件图片(注意版权哦)。根据内容类型调整策略,效果会更好。

🌟 总结:做好标题封面,分享率提升没那么难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公众号分享率低,别一股脑儿怪内容,先看看标题和封面是不是拖了后腿。标题要抓住用户的痛点、用具体的细节和适当的悬念,封面要好看、清晰、风格统一,还要和标题搭配好。平时多试试不同的方案,多看看数据,多听听用户的反馈,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公众号的套路。
记住,标题和封面是给文章找「第一个读者」,只要把第一个读者吸引住了,他们点进去觉得内容不错,才有可能分享给别人。所以别忽视这两个「门面担当」,花点时间好好琢磨,分享率提升真的没想象中那么难。现在就去看看自己公众号的历史文章,哪些标题和封面做得好,哪些有问题,赶紧动手改改,说不定下一篇文章的分享率就上去了!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5-09

朱雀大模型检测官网入口 2025:提升检测准确率的技巧

🔍 朱雀大模型检测官网入口 2025:提升检测准确率的技巧 随着 AI 生成内容的普及,准确识别 AI 创作变得尤为重要。腾讯旗下的朱雀大模型检测系统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能力,成为众多用户的首选工具。本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19

AI 内容检测工具新闻行业应用新闻编辑实战指南最新版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AI 生成内容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新闻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如何准确识别和处理 AI 生成的内容,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本文将为你介绍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21

朱雀大模型检测翻车案例:AI 写作与绘图如何避免被识别

🔍 AI 检测翻车实录:朱雀大模型的 “火眼金睛” 也有盲区 最近在内容创作圈,“AI 检测翻车” 成了热议话题。一位自媒体朋友用朱雀大模型检测自己耗时三天写的行业分析文章,结果显示 AI 生成概率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02

第五 AI 检测入口官网直达:免费次数及使用限制

🌟 第五 AI 检测入口官网直达:免费次数及使用限制深度解析 大家都知道,现在 AI 写作工具越来越普及,不管是学生写论文,还是职场人做文案,都喜欢用 AI 来提效。但问题也来了,很多平台要求检测内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18

AI 润色工具术语不准确?商业报告案例纠正

最近总在后台收到私信,说用 AI 润色工具改商业报告时,经常遇到术语被改得乱七八糟的情况。有位做金融分析的朋友吐槽,他写的 “资产证券化出表处理” 被工具改成 “资产证券化表格外处理”,直接让整个段落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12

如何快速用朱雀AI检测?大模型文本识别与去AI方法

🕵️‍♂️朱雀 AI 检测工具基础认知:为什么它成了内容人的刚需? 做内容的朋友最近肯定都有体会,现在各平台对原创的要求越来越严。以前随便用 AI 写点东西改改就能发,现在一提交就被标为 “疑似 A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12

用户需求选题方案,公众号爆文内容精准推送

📊 先搞懂用户要什么:需求分析的 3 个硬核方法​​做公众号最忌讳的就是自嗨式创作。你写的东西用户根本不关心,就算文笔再好也成不了爆文。想让内容精准戳中用户,第一步就得把他们的需求挖透。​后台数据是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25

AI一键排版工具哪个免费又好用?零基础新媒体运营上手指南

作为做了 5 年新媒体的老兵,试过不下 30 款排版工具,今天掏心窝子给零基础的朋友整理出 4 款真正免费又好用的 AI 一键排版工具,附带保姆级操作指南。别再傻乎乎花钱买会员,这些工具足够应对 80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