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如何设计一场以提升“在看”为目标的线上活动?

2025-02-03| 7699 阅读
想让线上活动的 “在看” 数据涨起来,核心得搞明白一个事 —— 用户为什么会点 “在看”?说白了,要么是内容戳中了他,要么是行为能给他带来实际好处,要么是操作起来一点不费劲。2025 年的用户早就过了 “随便给点小恩小惠就买账” 的阶段,所以活动设计得更懂人心,更会抓需求。

🎯 先搞懂 “在看” 的底层逻辑:不是让用户 “被迫点”,而是 “愿意点”

很多人做活动总想着 “引导用户点在看”,但其实方向错了。“在看” 本质是用户的主动表达—— 他觉得内容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或者想通过这个动作告诉别人 “我认同这个”。所以活动设计的第一步,不是想 “怎么让他点”,而是想 “怎么让他觉得值得点”。
你可以观察下那些 “在看” 数据好的内容,要么是戳中了当下的情绪痛点(比如 “30 岁裸辞后,我终于学会和自己和解”),要么是提供了稀缺价值(比如 “2025 年最新社保补缴攻略,看完能省 3000 块”),要么是自带社交货币属性(比如 “测一测你的职场人设,准到离谱”)。这些内容哪怕不做活动,“在看” 也不会差。
所以做活动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我的目标用户当下最关心什么?他们觉得 “有价值” 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活动能不能让他们觉得 “点在看是一件自然的事”?想清楚这三个问题,比急着设计规则重要 10 倍。

✍️ 主题要 “窄而深”:别贪多,盯住一个痛点往透里挖

2025 年的用户注意力更分散,太宽泛的主题根本抓不住人。比如你做一个 “职场干货分享会”,听起来就很无聊,但如果换成 “35 岁职场人:被优化前 3 个月,我靠这 3 个方法攒够了‘退路钱’”,“在看” 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
主题设计有个小技巧:用 “具体场景 + 精准人群 + 明确价值” 组合。比如针对宝妈群体,“宝宝辅食总吃不完?营养师教你 3 招‘少做又够吃’,附一周食谱” 就比 “宝妈辅食分享” 强。用户一看就知道 “这是给我看的,而且能解决我现在的麻烦”,自然更愿意停留,也更愿意点 “在看” 让有同样问题的人看到。
另外,主题最好能自带 “讨论感”。比如 “2025 年还建议考公吗?过来人教你算清‘隐性成本’”,这种有争议、有共鸣的话题,用户点 “在看” 的同时,甚至会主动转发给朋友讨论 —— 这其实是给 “在看” 加了一层 “社交意义”。

🎮 互动机制:门槛要低到 “抬手就能做”,但体验要 “有点意思”

用户点 “在看” 的动作本身很简单,但如果活动里的互动环节太复杂,会直接劝退他们。比如有的活动要求 “先转发、再评论、最后才能参与抽奖”,用户可能连第一步都懒得做,更别说点 “在看” 了。
2025 年的互动设计要遵循 “10 秒原则”—— 用户从看到活动到完成核心互动(包括点在看),不能超过 10 秒。比如可以设计成 “点在看后,直接跳转到抽奖页面”,或者 “点在看 + 留言一句你的看法,就能领取资料包”。步骤越少,用户越愿意配合。
但 “简单” 不代表 “无聊”。可以加一点 “轻互动” 提升体验。比如用户点在看后,页面弹出一句 “你是第 128 个认同的人,有人在评论区说‘这招我试过,真有用’”—— 用实时数据和他人反馈,强化用户 “我的选择是对的” 的感觉。还可以做 “在看进度条”,比如 “还差 50 个在看,所有人能解锁额外福利”,用集体目标带动个体行动。

🎁 激励体系:别只给 “虚的”,要让用户觉得 “点了不亏”

想让用户主动点在看,得让他们明确知道 “点了能得到什么”。但 2025 年的用户对 “激励” 越来越挑剔 —— 那种 “点在看抽 iPhone” 的活动,大家早就知道中奖率低,没什么动力;反而 “点在看直接领 5 元外卖券” 这种即时、确定的小福利,效果好得多。
激励设计可以分三层:基础层是 “点了就有”,比如小额优惠券、电子版资料、壁纸表情包,成本低但能保证参与率;进阶层是 “点了 + 互动有额外奖励”,比如点在看后评论,能领更高级的资料包;稀缺层是 “限量福利”,比如前 100 个点在看的用户,能获得一对一咨询名额,制造紧迫感。
另外,激励最好和活动主题相关。比如做职场主题的活动,送 “简历优化模板” 就比送零食券更合适 —— 用户会觉得 “这个福利对我有用”,而不是 “为了领东西才点在看”。这种 “价值匹配” 的激励,还能提升 “在看” 的真实性,避免用户领完福利就取消。

📤 传播路径:让 “在看” 成为社交的 “敲门砖”

“在看” 本身就有社交属性 —— 用户点了之后,他的好友可能在朋友圈或看一看里看到。所以活动设计时,要主动放大这个属性,让 “点在看” 成为用户社交的一部分。
可以设计 “社交钩子”,比如用户点在看后,生成一张带个人标签的海报:“XX(昵称)觉得这个职场攻略超有用,你也来看看?” 用户很可能会把海报发给同事或朋友。还可以做 “好友助力”,比如 “你点在看后,邀请 3 个好友也点在看,能解锁进阶课程”—— 用社交关系撬动更多在看。
还要注意 “传播场景” 的匹配。比如针对学生群体的活动,传播重点可以放在小红书、QQ 群;针对职场人的活动,重点放在微信、脉脉。不同平台的用户习惯不一样,比如小红书用户更喜欢 “晒成果”,可以设计 “点在看后晒截图,抽护肤礼盒”,而微信用户更在意 “私密性”,就用 “点在看后私信领资料” 更合适。

📊 上线后别等数据,边跑边调才是关键

活动上线不是结束,而是优化的开始。很多人做完活动就等着看最终数据,但其实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及时调整策略,提升在看量。
重点关注三个数据:一是 “在看转化率”(点击活动的用户中,多少人点了在看),如果低于 10%,说明要么激励不够,要么互动太复杂,可以临时加一波 “点在看送额外福利” 的弹窗;二是 “停留时长”,如果用户平均停留不到 30 秒就走了,说明主题没吸引力,赶紧改活动标题或首屏内容,比如把 “干货分享” 换成 “3 个避坑技巧,看完少走半年弯路”;三是 “传播率”(点在看的用户中,多少人转发了),如果传播率低,可能是社交钩子没设计好,可以补充 “转发后再领一份福利” 的规则。
另外,要关注用户评论和反馈。如果很多人说 “福利领不到”,就赶紧检查链接;如果有人说 “活动内容和主题不符”,就调整内容重点。用户的真实声音,往往是提升在看量的最佳参考。
最后想说,提升 “在看” 的核心不是玩套路,而是让用户觉得 “这个活动值得我花 1 秒钟点一下”。2025 年的用户越来越理性,只有真正懂他们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价值的活动,才能让 “在看” 数据自然上涨。别想着走捷径,把每个环节做扎实,数据自然不会差。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2-28

手机端公众号写作工具推荐:通勤路上轻松搞定排版

🚀 手机端公众号写作工具推荐:通勤路上轻松搞定排版 作为一个在新媒体行业摸爬滚打了 10 年的老鸟,我太懂大家的痛了。每天通勤路上想抓紧时间写写公众号,可手机上的工具要么难用得要死,要么排版丑得没法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18

2025年哪个讲历史的公众号好?头部大号运营模式与内容分析

🌟 2025 年历史类公众号推荐:内容与运营模式深度解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历史类公众号如何脱颖而出?这不仅需要扎实的内容功底,更要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和平台算法。下面结合最新数据和案例,为你推荐 20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11

2025年,机构类(如媒体、政府)公众号的特殊注销流程

🔍 机构类公众号注销流程深度解析 机构类公众号注销流程和普通账号差别可不小,特别是媒体、政府这类特殊主体。从政策要求到实际操作,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接下来就从具体步骤、材料准备、特殊注意事项等方面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27

易点微信编辑器免费素材库有多大?满足日常公众号排版足够吗?

易点微信编辑器的免费素材库,是不少公众号运营者的心头好。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它的素材库够不够大,能不能满足日常排版需求。这里给大家详细拆解一下。 🌐 免费素材库的规模 从实际使用来看,易点的免费素材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14

公众号运营必备:深度解析微信图文美化的核心技巧与模板应用

现在做公众号的人,十个里有九个听过 “养号” 这说法。有人觉得这是玄学,今天发点鸡汤明天转个新闻,账号权重就能偷偷涨?别傻了。真正的养号,是用科学方法让系统认定你的账号有价值,让优质内容能被更多人看到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14

AI写作查重率过高怎么办?专业降重方法与工具使用指南

📌为什么 AI 写的内容容易查重率高?底层逻辑拆解​很多人用 AI 写完东西,一查重就傻眼 —— 红色标注密密麻麻,明明是 AI “原创” 的内容,怎么就跟别人撞车了?这得从 AI 写作的底层逻辑说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23

如何让AI生成的内容通过原创检测?掌握去“AI味”的prompt技巧

🕵️‍♂️ 先搞懂:AI 内容被识别的 3 个核心 “指纹” 现在的检测工具贼精,可不是光看重复率那么简单。它们专门抓 AI 写东西的 “习惯性动作”。我见过不少案例,明明是纯原创的 AI 内容,就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06

第五AI和其他AI检测工具对比:哪个更准?一文看懂如何选择

在 AI 写作越来越普及的当下,一篇内容到底是人工原创还是 AI 生成,已经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不管是自媒体平台审核、学校检查作业,还是企业把关文案,都需要靠谱的 AI 检测工具来帮忙。市面上的 A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