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打开率的“马太效应”:为什么大号的打开率越来越高?

2025-06-22| 3982 阅读

📱 注意力争夺战里,用户的手指早就有了记忆

每天早上打开微信,你最先点开的公众号是哪几个?大概率是那些名字眼熟、推送时间固定的大号。这不是巧合,是用户注意力被驯化的结果。
现在每个人的关注列表里少说也有几十个公众号,但真正会点开的永远是那几个头部账号。为什么?因为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自动偷懒 —— 面对海量推送,人们更愿意相信已经验证过的 “安全选项”。就像你去便利店买水,总会下意识拿常喝的牌子,哪怕旁边有新出的饮料。
大号早就摸透了这个规律。他们会把推送时间固定在用户活跃的时间段,比如早 8 点的通勤时段、午 12 点的午休时间,甚至精确到每周哪几天发什么类型的内容。这种规律性的输出会让用户形成条件反射,到点就想看看 “它今天又发了什么”。
中小号却往往忽视这一点。今天早上发,明天半夜推,内容主题忽左忽右,用户根本摸不清规律。时间久了,自然就被淹没在信息流里。等用户终于想起有这么个号时,可能已经被折叠到列表深处,连找都找不到了。

🖋️ 内容生产的 “滚雪球” 效应,差距越拉越大

打开率的核心还是内容,但内容生产这件事,本身就存在马太效应。
大号能养得起专业的内容团队,选题会做用户调研,写作有固定模板,发布前要经过至少三轮校对。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能力做 “内容迭代”—— 根据每篇文章的数据反馈,不断调整标题风格、段落长度甚至表情包的使用频率。
见过一个百万粉账号的后台,他们会把过去一年打开率超过 5% 的标题全部整理出来,分析关键词、句式结构甚至标点符号的规律。比如发现带 “怎么办” 的标题比 “为什么” 的打开率高 12%,就会在后续选题中刻意调整。这种精细化运营,中小号根本玩不起。
中小号往往是单打独斗,选题全靠感觉,写作看当天状态。可能今天写出一篇爆款,明天就因为灵感枯竭凑字数。这种不稳定的内容质量,会让好不容易积累的读者慢慢流失。用户一旦连续两次觉得 “这篇没意思”,下次看到推送就会直接划过。
更要命的是,大号能通过高打开率获得更多流量分成和广告资源,这些钱又能反哺内容生产,买更好的选题、请更专业的作者。而中小号赚不到钱,就只能压缩内容成本,陷入 “内容差→打开率低→收入少→内容更差” 的恶性循环。

📊 算法推荐正在给大号 “开绿灯”

别以为公众号还是纯粹的私域流量,算法早就悄悄介入了。
现在微信的 “看一看” 里,推荐文章的权重越来越高。而决定哪些文章能被推荐的核心指标,就是初始打开率。大号因为粉丝基数大,推送后几分钟内就能获得几千甚至几万的点击,算法会认为 “这是用户喜欢的内容”,于是推给更多人。
这种推荐机制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正循环:大号→高初始打开率→被算法推荐→获得更多外部流量→粉丝增长→下次打开率更高。反观中小号,就算内容质量不错,初始打开率上不去,根本得不到算法的青睐,只能困在自己的粉丝池里打转。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公众号的 “常读用户” 标签。微信会给经常打开某个账号的用户贴标签,让这个号的推送在列表里更靠前,甚至标上 “新” 字提醒。大号因为打开率高,常读用户比例自然更高,推送时就能获得更多曝光。而中小号的常读用户少,推送经常被折叠在 “订阅号消息” 的第二屏之后,用户根本看不到。
有个做职场号的朋友告诉我,他的号粉丝量 10 万,但常读用户只有不到 5000 人。每次推送,文章要在列表里往下翻十几屏才能找到,打开率能超过 2% 就谢天谢地了。

👥 社交背书的差距,比你想的更悬殊

打开率不止看内容,还看 “谁在看”。
大号的文章更容易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传播,这相当于给内容加了一层社交背书。当你看到好几个朋友都转发了同一篇文章,就算原本没关注这个号,也可能点进去看看。这种 “从众心理” 带来的打开量,是中小号很难获得的。
更重要的是,大号已经形成了 “品牌效应”。提到科技新闻,你会想到哪个号?提到情感鸡汤,又会想到哪个号?这种清晰的定位让用户在有特定需求时,会主动去搜索并打开它们的文章。而中小号往往定位模糊,用户根本记不住它们的存在。
还有个细节,就是大号的 “星标率” 普遍更高。用户会把经常看的大号设为星标,确保不会错过推送。这些星标用户的打开率能达到 30% 以上,远远高于普通粉丝。而中小号的星标用户少得可怜,大部分推送都是 “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 中小号还有破局的机会吗?

说了这么多大号的优势,不是为了打击中小号。恰恰相反,看清马太效应的本质,才能找到破局的方法。
最关键的是要做 “差异化定位”。大号再强,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细分领域。比如科技大号可能擅长写行业趋势,但未必能讲清楚某个小众软件的使用技巧。中小号与其在热门领域和大号硬碰硬,不如深耕一个没人关注的细分市场,做 “小而美” 的内容。
另外,要学会 “借船出海”。既然自己的打开率低,就主动和同量级的账号换量,互相推荐。还可以尝试在头条号、小红书等平台分发内容,把外部流量引流到公众号,慢慢积累自己的常读用户。
还有个被忽视的点,就是 “互动率”。大号用户基数大,很难和粉丝深度互动。中小号却可以通过回复留言、发起话题讨论等方式,和粉丝建立情感连接。当用户觉得 “这个号在乎我”,打开率自然会提高。
见过一个美食小号,粉丝只有 5 万,但打开率能稳定在 8%。秘诀就是每天在文末留一个互动问题,比如 “你家乡最有名的早餐是什么”,作者会认真回复每一条留言。时间久了,粉丝形成了 “看文章 + 留言互动” 的习惯,甚至会主动转发文章帮它拉新。
说到底,马太效应虽然强大,但并非不可打破。大号有大号的优势,小号有小号的灵活。关键是要认清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毕竟,再大的号也是从小号做起来的。
【该文章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3-20

2025 新晋高流量公众号有哪些?第五 AI 动态追踪

🌟 2025 新晋高流量公众号大盘点:第五 AI 动态追踪下的内容新势力 2025 年的公众号生态在算法推荐机制革新与内容形式迭代的双重驱动下,正经历着新一轮的流量洗牌。那些能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善用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9

中小企业降低 ai 应用门槛技巧:2025 能耗优化与费用节省指南

🔋 硬件选择:从「算力黑洞」到「能效标兵」的蜕变 2025 年的 AI 硬件市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算力需求与能耗成本的矛盾。别被那些动辄数百万的服务器报价吓倒,其实有很多聪明的选择。比如盛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23

如何通过朱雀大模型 AI 检测?2025 最新工作原理与准确率解析

🔍 【深度解析】如何通过朱雀大模型 AI 检测?2025 最新工作原理与准确率实测 一、朱雀大模型 AI 检测的核心机制与技术逻辑 作为腾讯朱雀实验室 2025 年推出的旗舰级检测工具,其核心原理基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18

手机版 AI 写作公众号免费:移动端高效生成推文全攻略

现在运营公众号的压力真的不小,既要保证内容质量,又得紧跟热点,还得琢磨怎么提升阅读量。不过现在有了手机版的 AI 写作工具,这些难题都能轻松解决。这些工具能在手机上直接生成推文,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特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05

公众号写作爆文技巧升级,内容变现与粉丝增长方法

📈爆文技巧升级:从 “被划过” 到 “追着看” 的核心逻辑​现在打开公众号列表,用户手指滑动的速度比翻书还快。想让文章不被秒划走,开头 3 秒是生死线。怎么抓住这 3 秒?不是堆华丽辞藻,而是直接戳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13

AI写作查重会重复吗?揭秘AIGC检测原理与算法识别机制

AI 写作查重会不会重复?这问题最近被问得越来越多。毕竟现在用 ChatGPT、文心一言这些工具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写论文、自媒体做内容、企业写报告,都少不了 AI 帮忙。但大家心里总犯嘀咕:这些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10

免费AI查重网站大盘点!哪个AI查重软件最好用?

现在各平台对于原创作品要求极高,简单的 AI 写作已经不能够通过原创检测,因此写作方法要全面升级,既要兼顾文章的吸引力、有流量属性,又要能够通过朱雀大模型平台的 Ai 味检测。减少感叹号或问号,使文本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3

YYDS 电影海量免费高清影视资源,2025 最新电影电视剧免费看

? YYDS 电影深度评测:2025 年免费影视资源的真相与选择 说起看电影追剧,大家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资源多、画质好还免费的平台。最近 “YYDS 电影” 这个名字在网上挺火的,不少人说它能提供海量免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