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先搞懂家长和孩子真正需要什么绘本
做绘本推荐公众号,最忌讳的就是 “我觉得好就推荐”。家长关注绘本,本质是想解决问题 —— 要么帮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要么通过绘本缓解育儿焦虑,要么找能和孩子互动的素材。所以第一步必须摸透用户需求。
可以先给公众号定个小方向。比如专门做 “0-3 岁低幼绘本”,或者聚焦 “解决孩子情绪问题的绘本”,甚至细分到 “男孩最爱的科普绘本”。越具体,家长越容易记住你。之前见过一个公众号,只推 “适合爸爸带读的绘本”,反而在一堆亲子号里杀出重围,因为它抓住了 “爸爸参与育儿” 这个被忽略的需求。
还要学会从家长的痛点里找选题。打开妈妈群看看,大家常聊的话题可能是 “孩子不爱刷牙怎么办”“刚上幼儿园天天哭”“怎么让孩子学会分享”。这些问题其实都能对应绘本推荐。比如写 “3 本让孩子主动刷牙的绘本,比说教管用 10 倍”,肯定比单纯的 “本周绘本清单” 更吸引人。
另外,别忽略孩子的视角。家长选绘本时,会在意 “孩子会不会喜欢”。所以推荐时可以加一句 “这本的图画里藏了很多小细节,孩子会忍不住指着问‘这是什么’”,或者 “结尾有个小翻页设计,我家娃每次看都要笑出声”。这些细节能让家长感觉到 “你真的懂孩子”。
📝内容形式:跳出干巴巴的书单,让推荐有画面感
很多绘本号的内容就是 “书名 + 作者 + 一句话推荐”,这种内容家长扫一眼就划走了。爆款内容的关键是 “让家长能想象到和孩子读绘本的场景”,甚至觉得 “不买这本就亏了”。
可以试试 “故事片段式推荐”。比如推荐《猜猜我有多爱你》,不用只说 “这是讲亲情的绘本”,而是写 “读到‘我的爱像这条小路一样远’时,我家孩子突然抱住我说‘妈妈,我的爱像天上的云那么多’—— 这种瞬间,就是绘本的意义啊”。把自己的真实共读体验写出来,比任何赞美都有说服力。
对比式推荐也很实用。家长买绘本最怕踩坑,尤其是有些网红绘本 “名气大但孩子不爱看”。可以做 “同主题绘本测评”,比如 “3 本‘恐龙绘本’实测:这本孩子翻了 100 遍,那本翻两页就扔了”。明确说出 “这本的文字太长,低龄孩子坐不住”“那本的插画太暗,孩子说有点害怕”,家长反而觉得你实在。
还能加一点 “延伸玩法”。比如推荐《好饿的毛毛虫》时,不光说绘本本身,还告诉家长 “可以准备点彩纸,和孩子一起做‘毛毛虫’;或者切些水果,让孩子模仿毛毛虫‘吃’东西”。家长觉得 “买一本绘本,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自然愿意转发给其他家长。
🌿场景化推荐:把绘本和生活绑在一起,家长才会觉得有用
绘本的价值,很多时候是 “在对的时间出现”。比如秋天时推荐《秋天来了》,孩子能一边读一边观察落叶;孩子生日前推荐《小熊的生日派对》,能提前帮他理解 “分享” 的意义。场景化推荐能让家长觉得 “这个号太懂我了”。
按季节和节日做选题很稳妥。春天可以推 “带孩子认识花草的绘本”,搭配 “读完去公园找绘本里的花” 的小建议;端午节推 “讲传统文化的绘本”,顺便说 “读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包个粽子,边包边讲”。这种内容自带 “时效性”,家长当下就有行动欲。
结合孩子的成长节点也很关键。比如孩子快上小学时,推 “帮孩子适应小学的绘本”;开始学说话时,推 “适合语言启蒙的绘本”。有个公众号专门在 “孩子第一次分床睡” 这个节点推了《小老鼠分床睡》,配文 “今晚就和孩子读这本,他可能会主动说‘妈妈,我也想自己睡’”,那篇文章的转发率比平时高了 3 倍。
甚至可以结合热点。比如某部动画电影上映时,推 “和电影主题相关的绘本”,但要注意 “别硬蹭”。比如《疯狂动物城》热映时,有号推 “适合给孩子讲‘勇气’的绘本”,把电影里的理念和绘本结合,既借了热度,又没偏离绘本推荐的核心。
💬互动感:让家长愿意留言、转发,带动传播
绘本推荐不是 “单向输出”,家长更愿意关注 “能和自己交流” 的号。互动做得好,不仅能提高留存,还能让家长主动转发 —— 毕竟 “被博主回复”“自己的想法被采纳” 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可以定期征集 “家长的共读故事”。比如发起 “你和孩子因为哪本绘本有过暖心瞬间” 的征集,选几条优质留言整理成文章。被选中的家长会转发到朋友圈,没被选中的家长也会因为 “想下次被选中” 而持续关注。有个号靠这个活动,粉丝一个月涨了 2000 多。
发起 “投票选绘本” 也很有效。比如 “下周想读‘科普绘本’还是‘情绪绘本’?”“这两本绘本,你更想知道哪本的共读技巧?” 家长觉得 “自己能决定内容”,参与感会变强。而且投票结果还能帮你判断什么选题更受欢迎,一举两得。
还要及时回复留言里的问题。比如有家长问 “我家孩子 4 岁,不爱读文字多的绘本,该选哪类?” 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解答,开头就说 “上次有位妈妈问的问题,今天专门来回复 ——”。家长能感觉到 “我的问题被重视了”,信任感自然就建立起来。
📊数据复盘:从爆款里找规律,持续优化内容
做公众号不能凭感觉,得学会从数据里看 “家长到底喜欢什么”。同样是绘本推荐,有的文章阅读量高,有的转发多,背后一定有原因,找到这些原因,才能持续做出爆款。
先看 “高阅读量文章” 的共同点。是选题更具体(比如 “解决挑食” 比 “饮食健康” 好),还是标题更有吸引力(比如 “亲测有效的 3 本” 比 “推荐 3 本” 好)?把这些共同点记下来,下次选题时直接用。比如发现 “带‘实测’‘亲测’的标题打开率更高”,那就多在标题里加这类词。
再看 “转发率高的文章”。转发率高,说明家长觉得 “对别人也有用”。这类文章往往要么 “解决了共性问题”(比如 “新手妈妈必看的 5 本绘本”),要么 “有情感共鸣”(比如 “那些让家长也看哭的绘本”)。可以多往这两个方向发力,比如多写 “适合分享给队友的绘本推荐”,家长很愿意转发给老公。
还要关注用户留言里的 “潜在需求”。比如很多家长在留言里问 “有没有适合二胎家庭的绘本”,但你之前没做过相关内容,这就是新选题。有个号就是因为发现留言里频繁出现 “孩子怕黑”,专门做了一期 “帮孩子克服怕黑的绘本”,直接成了当月爆款。
做绘本推荐公众号,核心不是 “懂绘本”,而是 “懂家长和孩子”。家长要的不是 “你推荐了多少本”,而是 “你推荐的绘本能不能让孩子开心阅读,能不能帮自己解决点育儿小麻烦”。只要抓住这个核心,从需求出发,做好内容,再加上一点点互动和优化,不愁做不出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