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运营案例:这个民生号只做一个街道,年入50万

2025-04-11| 9600 阅读
在互联网圈待久了,总觉得要做就做全国性的大生意。刷到各种动辄百万粉丝、千万流水的案例,难免会焦虑。但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号 —— 就盯着广州天河区一个街道做民生内容,粉丝刚过万,去年实打实赚了 50 万。
这事儿颠覆了我对本地号的认知。以前总觉得本地号要么靠政府补贴,要么就得铺量做整个城市。没想到把一个街道的生意做透,居然能有这么大的想象空间。

🏘️ 别人抢赛道,他钻 "毛细血管"

这个号叫 "石牌街坊通",名字土得掉渣,但定位精准到可怕。石牌街道不算大,3.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也就 12 万左右。
2019 年刚开始做的时候,团队就 3 个人。没想着扩张,天天蹲在街道办门口、菜市场、小区便利店转悠。创始人老林说,当时就是觉得大城市里的本地人,其实比老家更孤独。住对门可能都不认识,谁家漏水、哪条路要修,这些最贴身的事儿,反而没人好好做。
他们的打法特别 "笨"。不像别的本地号啥都发,这个号只聚焦三类信息:一是街道办的通知,比如疫苗接种、老年餐申请这些;二是周边商家的真实动态,哪家菜场下午三点打折,哪个超市鸡蛋新鲜;三是街坊求助,谁家宠物丢了,哪栋楼的电梯坏了没人修。
最绝的是地域限制。超过这个街道范围的新闻,哪怕是隔壁街道的,一概不发。有次台风天,天河区其他街道积水严重,好多粉丝在后台催更,老林硬是没发,只提醒本街道居民注意小区地下车库防水。
这种极致聚焦,反而让用户觉得 "这号是自己人的"。有个数据挺震撼,街道里 60 岁以上的老人,居然有 30% 关注了这个号。不少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都是让子女帮忙关注,专门看社区通知。

📝 内容不追热点,只挖 "生活褶皱里的需求"

打开这个号的历史消息,你会发现内容土得掉渣,但每篇都透着股烟火气。
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稿子必须包含具体地址、联系人、截止时间。比如发老年体检通知,会写清楚 "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 203 室,张医生,每周三下午不接待,带身份证原件"。甚至会附上从各个小区步行过去的时间,精确到分钟。
有篇爆款是讲小区垃圾桶摆放的。记者跟着清洁工蹲了三天,记录下 17 个垃圾桶的清理时间,然后告诉居民 "早上 7 点前丢,下午 5 点后丢,能避开异味高峰期"。就这么篇看起来毫无亮点的文章,在街道里转发了 1000 多次。
他们还做了个 "街坊心愿墙" 栏目。不是那种空泛的许愿,而是实实在在的求助。有位独居老人说想买新鲜排骨,但腿脚不便,菜市场 10 点后就不新鲜了。记者第二天就联系了三家菜场,最后有个摊主愿意每天 9 点前给老人留好排骨,由志愿者送上门。这事写成稿子,居然有 200 多人在评论区说 "我也需要"。
内容发布时间也特别讲究。早上 7 点发菜场价格,中午 12 点发外卖优惠券(只发街道范围内的三家店),下午 4 点发放学托管信息,晚上 8 点发广场舞队的活动通知。就像个贴心的邻居,在你需要的时候递上刚好有用的信息。
老林说,他们从不追热搜。"广州发生啥大事,人家有广州日报呢。我们就管好这 3.8 平方公里里的柴米油盐,足够了。"

👥 用户运营:把线上粉丝变成 "线下眼线"

这个号的粉丝活跃度高得离谱。平均每篇文章的留言量有 80 多条,而且都是具体的问题:"请问明天社区医院开门吗?"" 我家楼道灯坏了找谁修?"
他们的用户运营就一个核心:让粉丝变成信息提供者。在后台设置了 "我要爆料" 入口,只要是本街道的事儿,拍张照片写几句话发过来,核实后就给 5-20 元红包。
有个卖早餐的阿姨,每天早上五点多就拍菜市场的菜价发给小编。小编整理后加上比价分析,早上 7 点准时推送。阿姨每个月能靠这个赚 300 多块,比卖早餐还上心。
他们还建了 12 个微信群,按小区划分。每个群里除了居民,还拉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物业经理、片警。有次群里有人说 "楼下餐馆排烟管坏了",物业没处理,结果群里的片警直接 @了城管,当天下午就解决了。这种高效的反馈机制,让居民觉得 "这个号真能办实事"。
用户增长靠的全是口碑。老林算过一笔账,每个粉丝平均会推荐 2.3 个邻居关注。他们做过一次线下活动,在小区门口摆桌子,关注送鸡蛋。结果来的大多是老人,说 "我儿子让我来的,他说这个号有用"。
最绝的是他们的 "退订挽留"。如果有人要退订,系统会自动回复:"您住哪个小区?如果是我们的内容没做好,能告诉我们具体原因吗?" 据说有 30% 的人会回复,其中不少最后又取消了退订。

💰 变现:不接大广告,只做 "街坊生意"

年入 50 万,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但对一个街道号来说,已经很惊人了。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变现模式特别健康。
最大的收入来源是本地商家的精准推广。不是那种硬广,而是深度合作。比如和社区周边的药店合作,每周三发一篇 "家庭常备药清单",文末附上 "石牌东路 XX 药店周三会员日,买满 50 减 10 元,持本号截图再送一包口罩"。
他们还做了个 "街坊福利社" 小程序,只上架街道范围内的商家优惠。有个开水果店的老板,每个月花 2000 块钱入驻,要求是每天提供 10 份特价水果。用户在小程序上抢券,到店自提。老板说,自从合作后,下午 4-6 点的客流增加了 40%,全是接孩子放学的家长。
另一个收入点是便民服务代办。街道里很多老人不会用手机挂号、交水电费,他们就提供代办服务,每次收 5 块钱。这事刚开始是免费的,后来发现需求太大,人手不够,才开始收费。现在每天能接到 20 多单,光这个月收入就有 3000 多。
还有个意想不到的收入来源:二手物品交易。他们开辟了 "街坊闲置" 栏目,发布二手物品信息免费,但成交后收 5% 的佣金。最多的一天,成交了 17 单,从婴儿车到电风扇都有。有个居民说,通过这个号卖了 8 样东西,又买了 5 样,"比闲鱼方便,都是一个街道的,直接上门看货"。
老林特别坚持一点:不接外地广告,不做电商带货。"我们就挣街坊的钱,挣得踏实。人家信你,才愿意在你这花钱。"

📈 可复制的逻辑:把 "街道" 换成任何小圈子都成立

很多人觉得这个案例太特殊,毕竟石牌街道是广州的核心区,消费能力强。但老林不这么认为。他最近在帮朋友做一个城中村的号,才 3 个月,已经实现月入 2 万了。
这个模式的核心其实很简单:找到足够小的圈子,解决足够具体的问题,建立足够深的信任
他们总结了三个关键步骤:第一步,用两周时间走遍目标区域,画出 "生活设施地图",包括菜市场、药店、公交站这些最基础的设施;第二步,每天收集 10 条本地信息,不管大小,先记下来;第三步,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比如 "哪里能充公交卡",快速建立用户信任。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他们要求团队成员必须能准确说出辖区内所有小区的门牌号分布,甚至哪个单元住了几位独居老人。这种 "沉浸式" 的本地化,是那些大而全的平台永远做不到的。
现在有不少人来请教老林,想把这个模式复制到自己的城市。老林总说一句话:"别想着做整个区,先做好一个街道。把 1 万人服务透了,比 10 万泛粉值钱多了。"

🤔 一点思考:互联网的 "毛细血管生意" 才刚开始

这个案例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它证明了互联网不是只有流量游戏。在巨头们争夺全国市场的时候,有人深耕 3.8 平方公里,照样能做出不错的生意。
现在很多人觉得本地号不好做,其实是做得不够 "本地"。要么是内容太泛,跟市级媒体没区别;要么是变现太急,上来就发各种广告。而 "石牌街坊通" 的逻辑是,先做透服务,再谈生意。
他们有个数据,说关注超过 6 个月的用户,年均贡献价值 58 元。这个数字不高,但极其稳定。老林说,他们的用户流失率不到 8%,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让我想到,现在的互联网越来越像个 "大广场",所有人都在喊着要流量、要曝光。但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 "家门口的小喇叭"—— 告诉我明天哪里停水,提醒我隔壁的超市在打折,帮我把闲置的自行车卖掉。
这个街道号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提个醒:与其在红海⾥厮杀,不如沉到 "毛细血管" 里,做点实实在在的小事。毕竟,再大的城市,也是由一个个街道、一个个小区组成的。把这些小单元服务好了,生意自然就来了。
【该文章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5-23

论文 AI 一键生成注意事项:避免学术不端的实用建议

🔍 论文 AI 一键生成注意事项:避免学术不端的实用建议 现在不少同学写论文时,都喜欢用 AI 一键生成工具,觉得这样能省不少事儿。可大家知道吗,用 AI 生成论文要是没注意方法,很容易就掉进学术不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05

2025 免费 AI 论文工具推荐:高效学术写作解决方案

🔍 文献管理与综述神器:ResearchRabbit 对于学术写作来说,文献管理和综述是非常关键的环节。ResearchRabbit 就是这样一款专注于文献管理和可视化的工具,特别适合文献综述部分的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4-26

“碰瓷式”投诉如何反击?在申诉中揭露对方的恶意

🔍 先搞懂 “碰瓷式” 投诉的真面目​​“碰瓷式” 投诉,说白了就是没真凭实据还故意找茬。这类投诉往往不是因为产品或服务真有问题,而是对方想通过投诉占便宜、搞垮竞争对手,或者单纯发泄恶意。​你可能遇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3-28

2025年,情感类公众号如何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实现高粘性变现?

在 2025 年的内容生态里,情感类公众号想要突出重围,得把 “情绪价值” 玩出花来。现在的用户可不满足于简单的心灵鸡汤,他们要的是能真正戳中自己、能在生活里用得上的情绪支持。这就要求公众号从内容生产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2-06

AI时代的内容安全卫士 朱雀AI检测助手如何工作?

🚨 当 AI 写作泛滥成灾,谁来守护内容的 "真实基因"? 打开编辑器,十分钟就能生成一篇 "爆款文"。这种场景在当下太常见了。AI 写作工具的普及,让内容生产效率飙升,但也带来了新麻烦 —— 平台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11

AI能理解“爽点”吗?探讨AI在商业网文写作中的应用

🔥商业网文里的 “爽点” 到底长啥样?​​说起商业网文,大家脑子里大概率会蹦出 “逆袭”“打脸”“升级” 这些词。咱读者看网文图啥?不就图个看得爽嘛。那这个 “爽点” 具体是啥呢?简单说,就是能让读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30

爱改写原创度检测怎么操作?一键改写功能使用详解

咱们今天来聊聊爱改写这个工具的原创度检测和一键改写功能怎么用。这两个功能对于写文章的人来说特别实用,不管你是学生写论文,还是自媒体创作者,都能帮上大忙。那具体怎么操作呢?咱们一步一步来看。 ?️ 原创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7

韩国药物专利数据库多语言检索与法律状态查询全攻略

? 韩国药物专利数据库多语言检索与法律状态查询全攻略 在医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韩国药物专利数据库的检索和法律状态查询是关键环节。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供的 KIPRIS 系统是核心工具,结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