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 AI 内容模板化表达软件推荐怎么训练 AI 避免模板化写作?

2025-02-25| 1048 阅读
我平时帮不少朋友看 AI 写的稿子,十有八九都能一眼看出 “AI 味”—— 开头必是 “随着 XX 发展”,中间论点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句式,结尾总落 “未来可期”。这种模板化表达不光读者不爱看,搜索引擎也不待见,收录和排名都受影响。今天就掏心窝子分享点干货,包括我亲测好用的去模板化软件,还有怎么训练 AI 写出 “人味儿” 的实操方法。

🛠️ 亲测有效的 “去 AI 模板化” 软件推荐(附使用场景)


市面上号称能去 AI 味的工具不少,但真正能做到 “既去模板又保原意” 的没几个。我试了二十多个,这几个是真能解决问题的。

第五 AI 是我最近用得最多的,它主打的 “朱雀 AI 味降低” 功能特别实在。直接把 AI 生成的稿子粘进去,不用手动调参数,它能自动识别那些模板化的表达 —— 比如重复的连接词、套路化的举例方式,然后替换成更自然的口语化表达。我上次给客户改一篇产品测评,AI 写的版本里 “首先”“其次”“最后” 堆了十几个,用它处理完,这些词全换成了 “先说说”“再看”“最关键的是”,读起来顺多了。而且它有个 “风格适配” 功能,能选 “职场干货”“生活分享”“学术论述” 等场景,生成的内容会贴合对应场景的语言习惯,这比单纯改句式要实用得多。

Grammarly 虽然主打语法纠错,但它的 “流畅度优化” 对去模板化很有帮助。AI 写的内容常出现 “主谓搭配生硬” 的问题,比如 “该产品具有高效的性能”,它会提示改成 “这款产品用起来特别高效”。不过要注意,它更适合英文内容,中文优化偶尔会有点生硬,建议改完自己再顺一遍。

QuillBot 的 “改写模式” 值得一提,它有 “创造性”“标准”“简洁” 等 5 种模式。选 “创造性” 模式时,它会大幅调整句子结构,比如把 AI 常用的 “在 XX 背景下,XX 应运而生” 改成 “现在大家都需要 XX,所以它就这么出现了”。但它有个小缺点:长段落改写容易丢信息,最好分段处理。

Notion AI 的 “润色” 功能适合轻度优化。如果你的 AI 稿只是偶尔有模板化句子,比如反复用 “综上所述”,它能自动替换成 “总结一下”“这么看下来”。它的优势是和 Notion 写作环境无缝衔接,边写边改很方便,适合日常写短文时用。

📝 训练 AI 避免模板化写作的核心方法(从提示词到迭代)


光靠软件改不如从源头解决 —— 让 AI 一开始就别写模板化内容。这需要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我带团队试了三个月,现在 AI 初稿的模板化率能降到 30% 以下。

提示词是关键中的关键。很多人写提示词就一句话:“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章”,AI 只能套用默认模板。正确的做法是加 “反模板化要求”,比如 “不要用‘随着 XX 发展’‘综上所述’等句式,用生活化的例子代替行业术语,每段开头避免重复‘首先’‘其次’”。我试过更具体的要求:“写一篇咖啡测评,用‘我上周在咖啡店喝到一款’开头,中间加一个自己冲咖啡的小失误案例,结尾别升华主题,就说‘下次再试别的’”,AI 生成的内容立马有了 “人味儿”。

给 AI 喂 “多样化数据” 能改变它的表达习惯。AI 之所以模板化,是因为训练数据里有太多套路内容。你可以在提示词里加 “参考数据”,比如 “结合这三个案例写:1. 小王用这款 APP 时,因为操作太复杂删了;2. 小李坚持用了一周,发现效率提高了;3. 我自己试的时候,误触了某个功能”。这些具体的、带个人体验的数据,会让 AI 放弃固定模板,跟着数据的风格走。

多轮迭代比一次生成更有效。第一次让 AI 写完后,挑出模板化的地方直接反馈:“这段里‘该功能具有三大优势’太生硬,改成‘我觉得它有三个地方做得好’,然后每个优势都加个小场景”。第二次生成时,AI 会记住你的要求。我最多迭代过 4 次,最后生成的内容,连经常合作的编辑都没看出是 AI 写的。

🔍 为什么 AI 内容容易模板化?(避开这些坑)


知道原因才能从根上解决。AI 写东西模板化,主要是这几个原因,避开了能少走很多弯路。

AI 的 “底层逻辑” 是找规律。它学了海量文本,会总结出 “最安全” 的表达模式 —— 比如写产品推荐,就默认 “介绍功能→讲优势→总结推荐”;写观点文,就 “提出观点→举两个例子→总结升华”。这些模式能保证内容 “不出错”,但也必然模板化。所以你要在提示词里打破这种 “安全模式”,比如 “别按‘功能 - 优势’的顺序写,先讲我用它踩过的坑,再讲怎么解决,最后说值不值得买”。

用户给的提示词太模糊,AI 只能 “凑数”。很多人说 “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章,要自然”,这种要求等于没说。AI 不知道 “自然” 是什么标准,只能套用模板。你得说清楚 “自然” 的具体表现:“用短句多一点,每段别超过 3 行,加一个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我当时觉得有点麻烦’”。提示词越具体,AI 越能摆脱模板。

过度依赖 “生成即完成”,没做人工调整。就算 AI 写得再好,也难免有模板化的句子。我见过有人把 AI 稿直接发出去,里面 “XX 是 XX 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话一堆,读者肯定不爱看。正确的做法是生成后扫一遍,把明显套路的句子改成自己的话 —— 比如把 “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效率” 改成 “我试了三天,每天能多挤出半小时”。

💡 进阶技巧:让 AI 写出 “个人风格” 的小窍门


如果只是避免模板化还不够,能让 AI 模仿你的写作风格,才算真的厉害。这几个技巧是我从多次试验中摸出来的。

给 AI “喂” 你的过往作品。把自己写得好的文章、朋友圈文案甚至聊天记录发给 AI,说 “参考这个风格写,注意里面的口头禅,比如我常说‘说真的’‘你猜怎么着’”。我同事用她的公众号文章训练后,AI 写的稿子连她的粉丝都没看出差别 —— 里面会自然出现她常说的 “亲测有效”“踩坑提醒”。

在提示词里加 “情绪指令”。模板化内容大多没情绪,你可以要求 AI “带点吐槽的语气”“用惊喜的感觉写”。比如写美食测评,说 “用吃到好吃的激动语气写,开头可以说‘我的天,这个也太好吃了吧’,中间加‘咬下去的时候,汁水直接在嘴里爆开’这种细节”。有了情绪,模板感自然就没了。

故意留 “不完美” 的空间。AI 写东西太 “工整”,反而不像人写的。你可以说 “允许有一两个口语化的重复,比如‘真的真的很不错’,别写得太规整”。人写东西难免重复、有口头禅,这些 “小瑕疵” 反而能打破模板感。

🚫 这些 “去模板化” 误区别踩!(血的教训)


踩过的坑必须说一下,有些做法看似有用,其实会让内容更糟糕。

别盲目用 “同义词替换” 工具。很多人觉得把 “因此” 换成 “所以”、“首先” 换成 “第一” 就能去模板化,大错特错。模板化的核心是 “表达逻辑僵化”,不是单个词的问题。比如 AI 写 “该产品有 A、B、C 三个优势,因此值得购买”,光换词成 “这款产品有 A、B、C 三个好处,所以值得买”,逻辑还是一样的模板,读者照样能看出来。

别为了去模板化丢了 “信息准确”。有些工具为了改句式,会把关键信息改得模糊。我上次用某工具改一篇教程,原文 “点击左上角‘文件’按钮,选择‘保存’” 被改成 “点一下左上角的那个按钮,选存起来”,新手读者根本不知道 “那个按钮” 是哪个。改的时候一定要先保证信息没错,再考虑自然度。

别指望 “一次到位”。不管是软件还是 AI 训练,都不可能一次就完全去模板化。我改一篇 1000 字的稿子,至少要过 3 遍:第一遍用工具去明显的模板句,第二遍自己读着顺一遍,第三遍加几个个人体验的细节。急着出稿只会让内容显得更生硬。

现在 AI 写作早就不是 “生成就行” 的阶段了,读者和搜索引擎都越来越看重 “真实感” 和 “独特性”。用对工具、掌握训练方法,才能让 AI 写出既高效又有 “人味儿” 的内容。记住,AI 是辅助,最终让内容活起来的,还是你的想法和表达习惯。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2-13

降 aigc 检测指令实战案例:从 38% 到 12% 的 AIGC 率优化

最近遇到个头疼事。手里一篇稿子,用某平台检测 AIGC 率,好家伙,38%!这要是直接发出去,被平台判定为 AI 生成内容,流量肯定受影响,搞不好还会被限流。你说气人不气人? 我这暴脾气可忍不了,必须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1-01

论文原创度检测总被误判?第五 AI 精准算法教你避开 AI 率雷区

最近收到不少粉丝私信,说自己明明一字一句写的论文,原创度检测时却被标成 “高 AI 率”,直接导致论文延期答辩。有个学临床医学的朋友更离谱,因为摘要里用了三个拉丁语术语,被某检测系统判定 “70% 内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05

2025年,公众号对医疗、金融等特殊行业的违规处罚更严格

🔍 医疗、金融行业公众号运营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监管的日益严格,2025 年公众号对医疗、金融等特殊行业的违规处罚更加严厉。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行业内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对公众号平台的管理提出了更高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04

“多平台发布同质化内容”申诉,如何证明自己是原创者?

📁 保留原始创作证据:从根源固定原创痕迹 很多人申诉失败,问题出在拿不出 “创作过程” 的证据。平台判定抄袭时,更认 “创作链路” 而非单一成品。你得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留存这些东西: 本地草稿是最硬核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26

2025年公众号变现指南:重新起号后,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盈利模式?

🌟广告变现:稳扎稳打,躺着赚钱的基本功 广告变现是公众号最基础的盈利方式,尤其适合重新起号阶段快速回血。2025 年微信对流量主分成规则做了大调整,原创文章广告收入分成比例提升到 70%,而且不设上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2

如何将秀米作品完美同步到微信公众号?官方同步教程 | 避免格式错乱

想让 AI 帮你干活,写个好 prompt 是第一步。别觉得这是小事,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问法,AI 给的答案可能天差地别。那到底什么样的 prompt 才算好?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你说,再给些范例,看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5-12

2025年最佳AI生成PPT工具榜单 | 基于用户评价和功能 | 在线一键生成

现在各平台对于原创作品要求极高,简单的 AI 写作已经不能够通过原创检测,因此写作方法要全面升级,既要兼顾文章的吸引力、有流量属性,又要能够通过朱雀大模型平台的 Ai 味检测。减少感叹号或问号,使文本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2

如何高效下载 Instagram 视频?SuperParse 在线工具,AI 高精度解析无插件!

? 为什么选择 SuperParse 下载 Instagram 视频? Instagram 上的视频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是精彩的旅行 vlog、实用的生活技巧,还是有趣的宠物日常,都让人忍不住想保存下来

第五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