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篇公众号爆文?“稀缺性”和“价值感”的完美结合

2025-03-13| 810 阅读

📝 先问个扎心的问题:为什么你辛辛苦苦写的公众号文章,阅读量总是上不去?而别人的文章却动不动 10 万 +?别只怪平台流量规则,核心可能出在内容本身。我观察过成百上千篇爆文,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点 —— 把 “稀缺性” 和 “价值感” 捏合得恰到好处。这俩不是孤立的,是相辅相成的。缺了稀缺性,内容就成了随处可见的大路货,读者没必要点开;少了价值感,再稀缺的东西也只是昙花一现,留不住人。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怎么让这两个要素在你的文章里完美配合,写出真正能爆的内容。

🌟 先搞懂:到底什么是 “稀缺性”?

很多人觉得稀缺性就是 “别人没有的”,这话对但不全对。公众号里的稀缺性,得从读者的视角看。你觉得稀罕的东西,读者未必买账。
真正的稀缺内容,得踩中这几个点。信息差制造的独家感算一个。就像同样写行业报告,别人用的是公开数据,你拿的是内部调研的一手资料,哪怕只是多几个细分领域的小数据,也能让人觉得 “这篇不一样”。去年有个科技号写某手机品牌新品,别人都在说参数,他跑去采访了代工厂的工程师,爆出了一些生产环节的小细节,阅读量直接翻了十倍。
时效性带来的紧迫感也很关键。不是说新闻才讲时效,干货文同样需要。比如政策刚出台,你第一时间解读;节日前一周,你出了份超详细的避坑指南。读者会觉得 “现在不看就错过了”。有个职场号,每次个税政策微调,都会在 24 小时内出一篇 “手把手教你省钱” 的文,次次都是爆款,就是抓住了这种 “过这村没这店” 的感觉。
还有视角的独特性。同一个事件,别人都从 A 面说,你从 B 面挖。比如大家都在骂某网红产品割韭菜,你跑去分析它的营销逻辑,告诉读者 “为什么有人明知是坑还愿意跳”,这种反向思考往往能戳中读者的好奇心。

💎 再琢磨:价值感不是喊口号,得让读者 “看得见摸得着”

光稀缺没用,得让读者觉得 “有用”。价值感这东西,说虚也虚,说实也实。关键是让读者读完之后,要么学到了东西,要么解决了问题,要么心里舒坦了。
解决具体问题的干货最容易出价值。别写 “如何提升职场竞争力” 这种大而空的,换成 “3 个每天花 10 分钟就能练的 Excel 技巧,让你报表效率翻倍”。后者更具体,读者一看就知道 “我能用上”。有个母婴号写育儿文,从来不谈 “如何做个好妈妈”,而是盯着 “宝宝半夜哭醒怎么办”“辅食里加多少盐合适” 这种小问题,篇篇都有高互动。
提供情绪价值也很重要。现在的人压力大,有时候就想在文章里找共鸣。比如写中年危机,别光说 “中年很难”,而是讲 “我上周陪老板应酬到凌晨,回家看到孩子画的画贴在冰箱上,突然就绷不住了”。这种细节能让读者觉得 “你懂我”,这种认同感也是一种价值。
还有刷新认知的内容。读者看文章,其实是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如果你的文章能推翻他过去的想法,比如 “我一直以为早餐必须吃好,直到医生告诉我这 3 类人空腹更好”,这种颠覆感会让他觉得 “这篇没白看”。

✨ 稀缺性 + 价值感:怎么捏合才不生硬?

光知道各自的玩法还不够,得让它们像榫卯结构一样卡在一起。这里有几个实操技巧,亲测有效。
用稀缺的形式包装有价值的内容。比如大家都写文字版的食谱,你拍一段 “厨师长闭店后偷偷教的 3 个炒菜秘诀” 的视频,配上文字解说。视频本身因为 “闭店后”“偷偷教” 有了稀缺性,里面的炒菜技巧又有实用价值,想不火都难。有个美食号就靠这种 “后厨秘辛” 系列,半年涨了 50 万粉。
在稀缺的信息里埋入可复用的价值点。比如你拿到一份某行业大佬的内部演讲笔记,这算稀缺吧?但别光抄笔记,得提炼出 “大佬提到的 5 个普通人也能用上的创业思维”。读者既看到了独家内容,又学到了能落地的方法,转发欲自然就上来了。
让价值感反过来凸显稀缺性。比如你写一篇 “我花了 3 年才摸透的自媒体变现套路,今天一次性说透”,这里的 “3 年经验” 本身就带有稀缺性,而 “变现套路” 是价值点。当你把每个套路讲得越具体,读者越觉得 “这东西来之不易,得赶紧记下来”,稀缺感就被放大了。

📊 避坑指南:这几种错误别犯

不是所有 “稀缺 + 价值” 的组合都能成爆款,有些坑踩了就白费功夫。
别为了稀缺而制造稀缺。比如故意隐瞒部分信息,说 “想知道完整内容的私信我”,这种套路现在读者都免疫了,反而会觉得你小家子气。稀缺性得是自然形成的,比如你的独家采访,你的亲身经历,而不是刻意设计的。
价值感别停留在 “我觉得有用”。很多人写文章的时候,总觉得 “这个知识点我觉得很重要”,但读者可能根本不关心。动笔前最好做个小调研,看看粉丝群里大家最近在聊什么,痛点是什么,再针对性地给价值,不然就是自嗨。
别让两者比例失衡。要么全是稀缺信息,但看完啥也学不到;要么全是干货,但到处都能看到。最好是三七开或者四六开,稀缺性负责吸引人点进来,价值感负责让人看完转发。

📈 案例拆解:这篇 10 万 + 是怎么做到的?

上个月有个职场号发了篇《我在腾讯做 HR 的 5 年,见过最傻的辞职理由,其实藏着晋升密码》,两天就破了 10 万 +。咱们来扒扒它的套路。
稀缺性体现在 “腾讯 HR 的 5 年经验” 和 “最傻的辞职理由”。前者自带大厂光环,读者会觉得 “内部人说的肯定靠谱”;后者用 “傻理由” 和 “晋升密码” 的反差,勾起了好奇心。
价值感呢?文章里没说空话,而是举了 3 个真实案例:有人因为 “不想加班” 辞职,HR 却觉得他 “懂得拒绝无效工作”;有人因为 “想尝试新领域” 被拒,后来却靠这个想法成了部门骨干。每个案例后面都跟着 “普通人能学到的职场思路”,比如 “怎么拒绝不合理要求又不得罪人”。
最妙的是两者的结合:用 HR 的独家视角(稀缺)讲职场生存技巧(价值),读者既满足了对大厂的窥探欲,又学到了能用上的方法,想不火都难。

💡 最后想说的

写出公众号爆文,从来不是靠运气。稀缺性是钩子,能让读者在信息流里第一眼看到你;价值感是锚点,能让读者记住你、转发你。关键是别把它们当成两个孤立的技巧,而是当成一对搭档。
下次写文章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这篇内容有什么是别人给不了的?读者看完之后能带走什么?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再动笔。说不定下一篇 10 万 +,就从这里开始了。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创作资讯2025-03-07

如何判断AI内容降重的好坏?评估AI智能改写效果的几个标准

📌 原创性:不只是重复率那么简单​评估 AI 内容降重的效果,原创性是第一个要盯紧的点。很多人觉得看个查重报告就行,重复率低就是好。但真不是这样。有些 AI 改完重复率是下来了,可读着像天书,全是生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7-11

PixelPet 修复功能怎么用?设计师必备 AI 图像生成工具全攻略

? 快速上手:PixelPet 修复功能五步走 设计师们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图片瑕疵、元素冗余等问题,这时候 PixelPet 的修复功能就能派上大用场。它就像是一个全能的 “图像医生”,能帮你轻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7

手写体艺术字资源哪里找?字由平台多端同步,AI 推荐提升设计效率

你是不是经常为找手写体艺术字发愁?每次打开设计软件,面对那一堆系统自带的普通字体,灵感瞬间就被浇灭了。别担心,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个超好用的平台 —— 字由,它能让你轻松找到各种风格的手写体艺术字,还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30

起点图移动端设计工具推荐:手机适配素材库自媒体配图尺寸要求

? 起点图移动端设计工具推荐:手机适配素材库自媒体配图尺寸要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创作者对设计工具的便携性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今天就来聊聊那些能让你在手机上轻松搞定配图的工具,以及各平台的尺寸规范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16

那些免费的砖海量资源每日更新,满足设计师、开发者创作需求

? 设计师与开发者的免费资源宝藏库,每日更新助力高效创作 在互联网时代,设计师和开发者们每天都在寻找高质量的免费资源来提升工作效率。从设计灵感、素材到开发工具、代码库,网络上的资源浩如烟海,但如何快速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3

客户反馈智能表单怎么做?AI Competence Discuro-form AI 技术高效实现

客户反馈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发出去的表单石沉大海,收回来的反馈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杂乱无章根本没法分析。但现在不一样了,AI 技术的介入让这事儿变得简单多了,尤其是 D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30

中国农网 2025 农业科技推广:养殖技术解析 + 农产品价格动态实时更新

? 智能养殖技术深度解析:从传统到数字化的产业革命 1. 智能养殖的核心技术架构与应用场景 中国农网在 2025 年的科技推广中,将智能养殖技术作为核心板块,重点推广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核心的

第五AI
创作资讯2025-06-21

多语言视频内容生成难?Rask AI 130 + 语言翻译 + 唇形同步解难题

?多语言视频内容生成救星:Rask AI 全解析 做视频内容的朋友都知道,想把一段视频翻译成多个语言版本,那麻烦可不少。不光要一句句翻译台词,还要让画面里的人说话时嘴唇动作和新台词对得上,不然看着就特

第五AI